汇率工具难阻输入性通胀
汇率工具难阻输入性通胀 更新时间:2010-1-28 22:27:04 2009年12月CPI同比增1.9%,较11月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当月1.7%的PPI同比增幅则较11月大幅跳升3.8个百分点,2010年CPI、PPI将继续攀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2009年下半年以来原油、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通胀回升关系密切,从外汇市场来看,若不出意外,两三个月之内,2007-2008年那波借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舆论风潮将会卷土重来。 中国进口占GDP比重约为四分之一,理论上讲升值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因国际市场价格上扬所导致的输入性通胀。然而,现实状况总是与逻辑世界有差异,甚至是很大的差异。由于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化,以及一些非市场因素,不宜对升值抑制通胀特别是输入性通胀的作用寄予过高期望。2007-2008年的情况很能说明这一点。 第一,升值速度可能远远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 原油、铁矿砂等能源和原材料是我国进口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胀向我国传导的主要载体。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数据,原油、铁矿砂、初级塑料、成品油、钢材是我国前五大进口商品,其进口总额占当年总进口额的24.5%,而近年来这些商品的价格波动却远非人民币升值可以平抑的。 以原油为例,2007年NYMEX原油期货价格大约上涨了31%,而2008年7月达到最高峰时又比2007年底上涨了约55%,这直接导致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虽然同比仅增长9.6%,但总支出却增长了62%。与原油进口如出一辙,2008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数量仅增长15.9%,而总支出却增长了79.1%。初级塑料、成品油、钢材等与原油或铁矿砂直接相关的商品进口情况也基本类似。尽管2007-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了14%,但这种幅度的升值与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幅度相去甚远,对抑制国际通胀传导虽有效果,但并不显著。例如,2007-2008年7月,中钢协国内钢价指数累计上涨了52%,而长材价格指数则飙升了大约80%。 第二,国际商品市场投机炒作诱发的价格涨跌具有很强的波动性与不可预测性。 2007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资本投机炒作下,其涨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供求基本面,因而其波动性与不可预测性日渐增强,这就使得升值抗通胀策略很难找到合适的启动时机。 仍以原油市场为例,2007年至2008年7月,NYMEX原油期货一路上扬,最高突破146美元/桶,涨幅接近120%,但随后急转直下,在2009年最低点一度跌破35美元/桶,跌幅接近80%。就在NYMEX大幅上涨过程中,2007年美国石油日均进口量较2006年下滑了1%,而2008年日均进口量又比2007年下滑了2.4%,而最近数年主要产油国的供给能力并未因天灾或战争而大幅下滑,因此很难用美国需求来对那轮油价飙升进行解释。 那么另外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需求的扩张造成了原油价格的强劲上扬,这也是当时最为盛行的论调。的确,2007年我国原油进口1.63亿吨,较2006年增加大约1800万吨,但中国这点增量也只不过占美国2006年石油进口额的2.7%左右,这能够充分解释2007年油价31%的上涨幅度吗?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承认中国因素是造成2007年油价上涨的主导因素,那么就很难解释2008年7月后的油价大幅下跌,因为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高达1.7888亿吨,较2007年增长9.6%,2009年进口2.0379亿吨,较2008年再增14%,中国的新增需求完全弥补了美国需求的下滑部分。如果2008年7月之前的油价上涨果真是中国需求扩张造成的,那么油价就没有理由在中国需求更加火热的情况下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挫。 不难看出,国际资本通过制造噱头、操控舆论大肆投机是诱发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频繁震荡的主要因素,这种脱离供求基本面的市场巨幅震荡,很难通过人民币汇率手段予以平抑。而且在当前人民币“升值易、贬值难”的国际舆论背景下,贸然采取升值抗通胀的策略,很可能在物价突然下跌后陷入无力回调的困境。 我们不否认人民币升值确实可以对缓解输入性通胀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反对将其作用夸大。我们也不否认人民币汇率需要改革,但反对将其作用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