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黄金五年迷途之痛

汕头:“黄金五年”迷途之痛

汕头:“黄金五年”迷途之痛 更新时间:2010-9-18 7:41:31   空降市委书记李锋如何拯救“最差特区”?

9月15日入夜,被称为汕头“会客厅”的时代广场,只有悠闲小城的闲适。特区30年庆生,却不曾有绚烂的烟花和喜庆的飘带。站在这个明显有着时代变迁寓意的广场,感受如今的汕头,是深深的落寞。

事实上,特区汕头也曾热火朝天过,那时发展热情很高,几近疯狂。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积累在汕头火热表象背后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黄金五年”歧途让汕头自此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冰封期,至今无法自拔。汕头街头随处可见的烂尾楼见证了这一切。

“汕头后来的发展背离了中央设置特区的意图,像一个迷途的孩子。”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处处长丁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如今,汕头特区不仅和深圳比不了,而且还远远落后珠海、厦门两个特区。是30年前首批特区里最差的。至今几乎惟一可以提供的“巨大贡献”是:作为先行先试背景下一面可供借鉴的镜子。

但随着新30年起程之际,新任一把手的空降,重拾特区使命,汕头正准备迎接下一个春天。

混乱的三线城市

长平路国际会展中心是汕头的市中心,附近有国际会展酒店和借以寓意汕头特区时代的时代广场。

在汕头市民看来,这是汕头最漂亮的地方,也是汕头的商业中心。然而,这里没有想象中特区的摩天大厦,没有灯火辉煌的霓虹灯,甚至连贯穿最初特区的龙湖区和金平区的长平路,也仅是一条四车道的交通混乱的街道。

相反,它像所有内地三线城市一样,非常具有生活气息。沿街的绿化树几乎盖住了街道的一半,绿荫下面的人行道,摆满了汕头人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摩的。摩的司机斜躺在“座驾”上,见到外地人模样的人过来,就用听不懂的潮汕话招揽生意。

沿街最多的是杂货铺,货物延伸摆到了街面上。店主躺在店门口的斜椅上,静静地看着来往的人。一个广州人这样形容汕头:“城市建设像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

汕头的出租车司机总以各种理由让顾客不要打表,而采取议价的方式,特别是针对提着包的外地人。9月11日晚上10点,灯光黯淡而冷清的汕头火车站广场,一列火车到站后,出站口的寂静被打破,掀起一阵喧哗。各路揽客的司机在旅客中寻找客人。

“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客人,再给他打表就不划算了。”的士司机说,“汕头管理太乱了,摩的、三轮车、套牌车都在拉客,出租车找个客人不容易。”

“管理太乱”正是汕头发展的内伤。“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初期,曾经有不少外商来投资,但后来不少都搬走了,原因之一正是汕头混乱的管理造成了投资环境差。”一位汕头本地的特区研究专家说。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特区因侨而立,就是希望获得众多华侨的投资。然而,这种设想的盛况始终没有出现。现在汕头的工业区,依然到处显现出混乱和无序。在龙盛工业区,没有整齐和成规模的工厂和企业,而是一个混杂着企业和居民楼的区域。而这里,竟然是最早划出的特区,地属汕头最初1.6平方公里特区的龙湖区。

龙盛工业园和龙新、万吉、珠津、龙湖、珠池五个工业园近年同时纳入了广东省龙湖民营科技园,“科技园并没有具体的区域界限,是分散在不同区域的6个工业园合并而来,彼此地域上不相连。”汕头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但这个省级科技园统计数据显示,迄今入驻园区的企业为218家,而总投资额竟然只有3110万元。

“黄金五年”歧途

汕头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弯路。

提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期的几个事件,无论是汕头市民还是政府官员都会说:“这是压在汕头人心头永远的痛。”

“汕头背离了中央设立特区的意图,不是在经济、行政体制方面探索发展道路,而是开始钻政策的空子。”丁力说。

走私、假货在汕头经济特区滋生蔓延,形成了汕头“遍地黄金”的经济假象,一夜暴富在汕头随处可见。当时的汕头被一枚印章、一个皮包、一个公用电话的“皮包公司”充斥。而当时的主政者,因为外贸红火而放任这种非正常经济的发展。

汕头市发改局副局长廖小平在评价当时的情况时认为,最值得反思的是,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遏制这种势头。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汕头人形成了一夜暴富的思维,此后数年都无法消除。现在汕头人的内心仍然不愿意做实业,因为“赚慢钱”。

汕头市委党校的石晓梅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1993年到1998年,汕头的GDP增长了186%,这是汕头发展最快的5年。但汕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与出口却全面、大幅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奇怪的是,汕头的发展体现在了居民储蓄上。这个阶段,汕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从55.9亿元暴增到284.2亿元,增长了4倍多;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从14亿元增长到66.3亿元,增长了3.7倍,而同期全国居民平均储蓄存款只增加了2.6倍。

“只能用庞大的、官方无法统计的地下经济来解释汕头这种怪现象。”石晓梅说。此后不久,这种状况也引起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主政者放任其蔓延的结果最终变得不可收拾,一连串事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爆发。1999年,弥漫汕头的账内存款、账外贴息的商业金融问题最终导致了为期3年的“反腐一号工程”整顿,最终还不得不由广东省政府借款15亿元兑付市民的储蓄存款。

汕头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汕头人对当年数千人排队到据传即将倒闭的汕头市商业银行网点取款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这在汕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

此后,汕头严重的骗取出口退税和利用增值税发票犯罪,也导致2001年中央不得不直接派出工作组进驻汕头调查,这就是此后近10年笼罩在汕头上空的“8·7”、“8·15”案件。

这些事件成为汕头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经济发展一蹶不振,2001年更是出现了首次负增长。汕头发展从极度的落魄进入反思期。

汕头的痛这时候才刚刚开始。“很多汕头的企业在产品上写地址,都省去汕头两字,而直接写某某公路多少号。”上述特区研究专家说。

2001年,汕头市政府开始提出挽救信用危机的“信用立市”的口号。然而,时至今日,收效甚微。

特区政策摇摆

在丁力看来,定位的摇摆不定,政策缺乏延续性,是汕头经济特区30年来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1986年,汕头定位外向型经济特区,此后变成了商贸富市、现代化港口城市等,因为世纪之交的多起事件,汕头市不得不提出“信用立市”;此后,已经落后于广东珠三角各市的汕头走了回头路,发现还是需要工业,又屡次提出“工业强市”。后来,汕头又决定重新回归到港口这个资源,提出要建设现代港口。

“汕头的主政者换得很快,几乎每一届主政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上述研究特区的专家说。当汕头转了一个完整的圈回来时,发现港口优势也已经被厦门、珠海和深圳挤压了。2000年汕头港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吞吐量排位为第17位,4年后已下降至26位。

9月14日,本报记者在汕头港看到,港口安详而宁静,没有货轮来来往往和悠长的汽笛,一些货轮静静地泊在港口。看不到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港口内繁忙的只有驾着小渔船捕鱼的渔民。

“原来汕头港非常有优势,1997年吞吐量在广东还排在第三位。但最近10来年投资很少,对港口的管理也跟不上。现在很多企业的进出口,还要中转厦门、珠海、深圳港口。”上述专家说。

上述市政府官员也表示,汕头的港口发展确实走了弯路。最初汕头发展内海港,但随着海运业的发展,第四五代集装箱的出现,加上汕头财力不足,无法大手笔投资,制约了汕头港口的发展。

然而,让上述汕头特区研究专家最遗憾的是,汕头没有利用中央给予汕头的特区试验权和立法权,进行经济和行政体制的创新。

“汕头发展的近20年,几乎没有尝试改革的动力。”上述专家说,“按理说,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时,就会尝试体制方面的革新。”而汕头几乎从来没有过,这很让他疑惑。

事实上,汕头在近些年获得国家政策规划上也很失落。厦门被列入了海西经济区,珠海、深圳分别是《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所在经济圈中的领头城市。广东省委为了平衡落差,去年才把汕头定位为“粤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然而,即使在粤东,按照现在汕头的发展程度,也很难在经济上辐射周边的潮州市和揭阳市,很难给周边城市一个带动。汕头仍然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丁力说。

而且汕头政府财力薄弱,2009年汕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58.54亿元。而珠海去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1.41亿元,人口却只有不到汕头的1/3.1994年汕头市政府决定投资10亿元建设跨海大桥礐石大桥,1999年通车,但此后的5年内,汕头政府都无力支付剩下的2亿元工程款。

这样的状况也导致汕头多年无法争取到大项目。上述官员在记忆中前前后后搜寻了一遍,对本报记者说:“汕头发展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项目,一个也没有。大项目也是汕头发展中最缺的。”

春天还多远?

从滨海路修建了一半的观海长廊望过去,被称为榕江的内海碧海蓝天,对面的濠江区绿树丛荫,景色怡人。在这里,可以看到让汕头“风光”的两座跨海大桥之一——礐石大桥。

怡人的环境是汕头人对比珠三角城市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一位官员接受采访时,一拍脑袋说:“噢,汕头可以打造成一个让附近城市甚至珠三角人都来养老的城市。”

这是汕头突围的路线吗?未来或许是,现在肯定不是。今年5月空降汕头的市委书记李锋,带来了广东省委的意图。

现年51岁的李锋在深圳从政25年,从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秘书一直做到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有相关区域专家分析,广东省委希望李锋给汕头带去深圳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改革的勇气。

今年年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向汕头提出三道题:汕头特区过去30年干了些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在迎接特区成立30年的历史节点上汕头能干什么?今后30年还能再干什么?

徘徊了多年的汕头,需要再次寻找发展的道路。

李锋到任后发现有些汕头的政府官员甚至已经忘记了汕头还是特区。他提出,汕头一定要擦亮特区这块牌子,汕头有先行先试的试验权,要充分利用。

“尽管现在汕头还没有提出改革思路,但是新领导已经透露改革的决心。”上述汕头的区域专家说。李锋明显看到了禁锢汕头发展的主要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落后。”

“汕头至今无法从8·7、8·15等事件中解脱出来,如何解开这个套,是新主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丁力说。

摆在李锋面前的,是一座思想观念、体制与历史遗留因素纠结的围城。他甚至表示汕头需要往回走30年去寻找特区创办初期那种“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最近十来年,很多潮汕人都曾忧心忡忡地问,潮汕的春天还会来吗?是痛心也是无奈。其他特区风光的庆祝生日更加刺激了潮汕人,本报记者在多个场合,都听到市民在摇头叹息:“汕头的春天到底还有多远?”

汕头特区大事记

■1981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13日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

■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234平方公里。

■1993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设立保税区,面积2.34平方公里。

■1994年4月国务院核准将潮阳市的河浦镇划归汕头市,设立河浦区。

■2000年8月国务院13个部门组成“807”工作组,奔赴粤东地区,掀起打骗风暴。

■2001年中央特派“815”工作组进驻汕头调查,大约两年后方才结案。

■2003年再次调整行政区划,设置龙湖区、金平区等6个区。

■2005年汕头真正被列入到广东省五大石化化工基地之一。

■2009年汕头定位为“粤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2010年5月李锋空降汕头,任市委书记,提出要杀出一条血路求发展。

独角兽基金买怎么选

股市下吊线

股市实战秘诀

上一篇: 汕头大学商学院
下一篇: 江中药业非公开增发获国资委批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