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有下一个冬天吗

自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各级政府、企业到科研院校、风险资本等各个方面,积极布局和投入人工智能研究、产业应用和推广,使我国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均在全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是全球性的,自2016年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以来,各国政府均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潜力,纷纷从国家层面制订相关发展规划并大力投入,继美国2016年10月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以来,日本、韩国、欧盟等纷纷跟进,从产业、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中长期布局,微软、ibm、谷歌、facebook等大型技术企业均大力投资人工智能技术,而风险投资领域2017年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有1000多笔投资,累计近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约70%,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奇缺,博士毕业在美国即可获得数十万甚至百万美元的年薪,大学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甚至人工智能学院,我国还积极筹划将智能科学升级为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会议、学术活动和书籍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而中国不仅在人工智能创业领域独树一帜,同时在学术上也迈进了世界第一阵营,2015年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各种权威国际会议论文数量、人工智能专利方面,中国已超过日本和欧盟等传统发达国家和地区,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领导者之一。

但是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似乎与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智能的复兴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当时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寒冬之后,由于专家系统在商业应用上的巨大经济前景,以及技术上重新发现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重要价值,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人工智能在学术和产业化的热潮,包括通用电气、数字设备公司等在内的150家大公司1985年在内部人工智能应用上投入了10亿美元,大学教授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纷纷创业,技术人才奇缺且薪酬不菲,每年出版的技术书籍种类达到20世纪70年代的10倍以上,而这一切又在日本发布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后更加繁荣,英国、欧共体也纷纷加入了这场国家之间的高科技竞赛,但最终由于商业需求和技术上的困难,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末这场人工智能热潮的衰退,日本五代机计划也已在20世纪90年代初宣布未达成目标而终止,大多数在风投支持下的创业企业纷纷倒闭。这次人工智能的冬天因为扩散到了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极为深远,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几乎是一个贬义词,一直到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人们才重新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阿尔法狗的出现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其必然之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数据资源、算法、计算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丰富积累,偶然性则是在围棋这个传统东方游戏中的成功竟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由此带来了人们在技术和社会效果上的乐观主义情绪,一方面期待人工智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劳动,另一方面也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从当前的繁荣迹象来判断人工智能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重复再一次的“冬天”,虽然不容易得出明确的结论,但也值得高度警惕。最近ibm的医疗人工智能部门沃森健康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而且2018年以来风险投资领域对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投资大幅度下降,而2016年以来的创业企业绝大多数盈利遥遥无期,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将出现倒闭潮,这些都与20世纪80年代的情景极其相似,虽然不能说“冬天”会很快来临,但泡沫的逐渐消散已经初现端倪。

对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可能发生下一个“冬天”的警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人工智能内涵的理解并未达成完全一致,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早期的“类人人工智能”与当前语境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2.0存在着重大差别,在大众传媒和科幻作品中,类人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并给社会带来很多伦理和法律问题,而当前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发展的人工智能,由于信息环境、社会需求、理论基础的变化,已经与类人人工智能相去甚远,新一代人工智能并不以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然智能为目标,而是基于社会需求导向,通过理论和工程实践开发和升级传统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提高人类经济活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如果仍然用类人人工智能的目标来看待当前发展,必然会产生实际效果与期望的差距,导致公众失望并丧失对人工智能的热情。其次,在于人工智能的产业化道路将会是曲折的,技术应用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技术本身的问题,政府、企业、公众、研究机构和资本之间的复杂博弈,将导致产业化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何况人工智能当前在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人工智能在过去主要集中在低水平模式识别、运动控制、统计学等方面,将其大规模地用于人类微观和宏观经济、社会活动,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这轮人工智能热潮爆发具有偶然性,使得社会在伦理、法律、价值观、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准备尚不够充分,例如技术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以及社会治理中算法霸权对人文价值的漠视,都可能导致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反对情绪,从而使得人们对其丧失热情。

那么如何未雨绸缪,为人工智能可能到来的下一个“冬天”做好准备呢?在笔者看来至少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对新一代人工智能作出相对统一、准确的解读,建立一个达成共识的技术愿景,这个需要媒体、政府和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从而设定出一个比较理性的期望值。其次,虽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往往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介入,但从技术史的角度来看,在社会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中,市场的自发出清机制更为重要,尤其是应用型技术更是如此,政府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重大基础研究和中长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制方面,塑造开放、创新的科技环境。而不是过多介入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技术产业化的道路是充满风险的崎岖之路,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决心和意志固然是保障,但技术创新的规律却难以用计划来把握,偶然性在技术革命中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最后,需要建立一个人类与人工智能技术共生的友好环境,在大力保持技术开发和应用与相关的法律、伦理、教育、制度建设同步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技术革命在社会治理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力求让技术的应用尊重包括传统人文价值在内的整个人文文化体系,避免技术傲慢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侵蚀,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不仅在经济上愿意开发和大规模应用技术,而且也能从自身的目的性上找到技术发展的成就感。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标签 - 人工智能,谷歌,人工智能技术,冬天,一级学科

网站编辑 - 曾嘉雯

分享 -

VR手套

全身动作捕捉

动捕软件

真人动作捕捉

上一篇: 人工智能会如何改变我们衡量孩子智力的方式
下一篇: 人工智能全球科技競爭新高地環球熱點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