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广夏事件:“跨世纪大牛股”的终结(中国股市20年20事)
银广夏事件:“跨世纪大牛股”的终结 更新时间:2010-12-21 8:04:06 曾几何时,银广夏是一个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十分响亮的名字,在2000年几乎贯穿全年的沪深股市大牛市中,银广夏以全年440%以上的涨幅高居所有上市A股涨幅的第一名,它也因此戴上了“跨世纪大牛股”的桂冠。但是,在媒体记者的不懈追踪下,银广夏的原形终于暴露,原来这又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公司。
位于宁夏的银广夏,于1994年6月在深圳证交所上市,在上市以后的最初几年里,它的经营业绩虽然比较稳定,但放在整个市场的大环境里只能算是十分平淡,因此一直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奇迹出现在2000年,这一年,银广夏从资本公积金中拨款,对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其总股本扩大了1倍,但这一年的每股收益却没有出现稀释,相反出现了强劲上升,达到0.827元,升幅62.16%,而其资产收益率则从1999年的第154位上升到了第六位。
但是,银广夏的这种异常表现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财经》杂志的记者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艰苦调查,终于证实,银广夏的业绩增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骗局。银广夏号称其开发的生物萃取技术在国外拥有广阔的市场,能够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公司董事长甚至吹嘘,银广夏2001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元-3元,它将成为整个沪深市场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优质股票。但是,《财经》杂志记者经过调查却发现,银广夏所依赖的所谓生物萃取技术并不像它吹嘘的那样神乎其神,在国际市场上的规模也不大,银广夏依靠这样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出这样高的业绩是不可能的。记者在银广夏自称的主要出口基地天津广夏所在地的天津海关掌握到了银广夏的出口数额,1999年为481万美元,2000年为3万多美元,2001年上半年则没有一分钱的出口额。如此少的出口额,却成为支撑银广夏利润的主要来源,可见其所谓的业绩神话完全是虚构的,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再到股价暴涨――完全是一场骗局。
在《财经》杂志揭露银广夏真相的报道发表以后,中国证监会随即展开了调查,并于9月5日以发言人谈话的形式公布了初步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财经》报道的准确性。发言人说,已经查明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达7.45亿元。随之,银广夏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李有强,董事局秘书、财务总监、总会计师丁功民等人被宁夏自治区公安厅刑事拘留,后被判刑。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又正式作出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对公司罚款60万元。
银广夏案在中国股市发展史上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案。在这起案件中,会计师、证券分析师的严重失职起到了为虎作伥的恶劣作用,事后,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被注销执业资格,吹捧银广夏的一些股评家也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而回顾整个市场的揭露过程,媒体的坚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bitget官方下载链接<.p>bitget app下载<.p>bitget官方注册地址<.p>bitget手机怎么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