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伟仕代工型企业变形记

纳伟仕 代工型企业变形记

纳伟仕 代工型企业变形记 MBAChina   这是一个瑟瑟秋日的下午,厉天福与和他一起创业的两个大学同学决定分家,从此各立门户单独发展。他们中一个去了东莞,一个去了深圳,只有厉天福还留守广东惠州。

而早在1993年,包括厉天福在内的飞利浦(香港)研发中心的一群年轻人雄心勃勃出来闯天下,他们以激光数码VCD的研发为切入点创立企业,是全国最早的VCD生产企业之一。

此次分家也让惠州市纳伟仕视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伟仕”)捉襟见肘:企业账面上不但没有资金,还有500多万元负债。厉天福决定咬牙支撑下去。很快,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退出VCD生产,产品战略转移,全面介入多媒体音响,业务重心向外贸与国内市场同步推进,并着力打造自有品牌NIVS。”

但是,对于一个曾经的代工型企业,它能顺利打开国内市场吗?这不仅要付出高昂的渠道建设费用,对品牌营销实力也是巨大考验。在繁杂而残酷的国内市场竞争中,纳伟仕给出的答案是:在2009年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纳伟仕营收1.86亿美元,净利润2350万~2550万美元,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长25%。

抢先进入国内市场

纳伟仕转型国内市场,从代工厂“订单式加工”的多品牌产品线到选择主打产品,进而采用产品差异化营销方式打开国内市场,都不是一帆风顺,它同样走了很多弯路。而在每一个弯路的背后,就是大多数代工企业因为转型不成功带来的死亡悲剧。

厉天福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很多做外贸的代工厂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生存困难,才不得不转入国内市场。而纳伟仕则不同,它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来临时,就已经转型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可能对奢侈品有一定影响,但对日用电子消费品却影响不大,因为人们总要生活,纳伟仕的国外订单并没有受到很明显的影响。相反,2007年由于受国内劳动力及生产成本提高的影响,此时“中国制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某些先天优势。厉天福看到国内市场和自有品牌利润的增长空间,开始在同行中较早地关注国内市场的开发和自有品牌的建设。

纳伟仕开发国内第一桶金来自一家西班牙企业的500万美元大单。可就是在“接与不接”的一念之差,厉天福差点就与之失之交臂。2003年11月中旬,这家西班牙公司要做新年礼品,数额巨大并要在新年前发货。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生意,在丰厚的利润面前,珠江三角洲的很多电子企业都不敢接。听到这个消息,11月13日下午3点多,厉天福直接去香港,与西班牙公司的老板见面,拿着样品立刻赶回惠州。这是一款音箱成品,要在一周时间里开发出来,做好模具、采购材料并安排生产。#p#分页标题#e#

厉天福深知自己的企业规模并不大,接这个单很冒险,可是对企业的未来来说,值得为此一搏。由于一套音响需要6个木箱,除了自己的木箱厂加班加点之外,厉天福联系了珠三角地区共11个工厂紧急加班为纳伟仕生产木箱。

“厂房不够用,产品都堆在露天的地方,那40多天里,惠州居然没有下过一滴雨!”厉天福暗自庆幸。40多天后,300多个货柜的家庭影院音响发往西班牙,纳伟仕的资金链转危为安。这一次,厉天福用部分利润购买了一块300亩的土地,作为国内产品的生产基地,就是今天的惠州纳伟仕工业园。

押宝多媒体音响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厉天福把“宝”押在多媒体音响并主打国内市场,而不是利润颇丰的其他电子产品,厉解释,做VCD、液晶电视,需要大量的现金在上游购买机心等核心部件,而选择多媒体音响,其产品构架决定在采购方面不会占用过多现金,对上游的账期会在二三个月,这样对于企业有很充足的还款期限。

在纳伟仕决定深度介入国内市场之前,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就经历过了一轮盛极而衰的变化。中国投资咨询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1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27家,其中亏损企业154家,亏损面为29.22%。国内品牌除了山水、爱浪以及丽声之外所剩无几。厉天福最终看重多媒体音响领域,是因为多媒体音响在国内没有一个垄断大品牌,纳伟仕做品牌的空间大、没有直接竞争者。当时业内人士估计,中国音响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

光学影像

3d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公司

光学测量仪公司

上一篇: 纪念成吉思汗851周年暨慈善晚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 纳入MSCI后这37只标的股获555次调研连外资机构都抢着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