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到过广州游玩的朋友,不知你对这座城市是什么印象?许多人会认为广州是一座国际大都市,繁华、高楼林立、时尚……等,但除此之外,广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有许多历史景点,印证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样子;还有许多古老村落,保留着古老建筑和传统文化。如果历史景点会保留在现在的城市中,而古村落,绝大多数都散落在乡村中,但也有例外,因为广州经历历朝历代的发展,有些古老村落已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虽然城市化的推进,但我们依然能在城市中找到从前古村落的身影了,最近珊珊三丫头就在广州的荔湾湖旁遇到了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泮塘五约。
泮塘,在古时候是广州城外以西的郊外的一片汪洋池沼,是由珠江泥沙冲积,一直到了唐朝后才渐渐形成陆地。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大多数地方是池塘和洼地,所以人们将这一带称为 “半塘”, 后来又演化为“泮塘”,两字具有祈望本地学子“入泮“成才,祝福当地文运昌盛的寓意。人们在塘边栽种荔枝、龙眼,形成了岭南水乡的居住格局。泮塘村自东向西,共分首、二、三、四、五约,“约”是最早的一种乡村组织名字,是村民的聚居点。现在说的泮塘五约,是泮塘原居民最多的聚落,包括今天荔湾区中山八路以南、泮塘路以西,荔湾湖公园东北,临近仁威古庙的范畴。
泮塘五约可考的历史大约有900多年,南汉国时建了皇家园林“昌华苑”,变成南汉王刘氏王朝的御花园,后人称“刘王花坞”。宋灭南汉后,昌华苑宫殿被焚毁殆尽,这一带变成一片废墟,在整个宋代,这里属于荔枝湾的风景区。到了元代,这里一带作为“御果园”,除遍种荔枝外,还栽种里木树(柠檬树)800多株。到了明代后,由于水系不断拓展,原来的小溪小河已成纵横交错的河涌网脉,这一带的居民就白天出河捕鱼,晚上回湾停泊,充满了水乡风情。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池沼和农田之上已建起住宅和工厂,仅在泮塘村的泮塘五约有古老村落的遗留。
这个春节假期,珊珊三丫头来到仁威祖庙“拜太岁”后,就想沿荔湾湖周边游玩,无意中走进了“泮塘五约”,在巷子穿梭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现在的泮塘五约处在老城区内,经微改造后成为荔湾湖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保留大量原住民,保留着原有的人间烟火味。同时,通过提炼地区文化特色价值,建成了一个具有烟火气、文艺范的活力街区。
走进泮塘五约,珊珊三丫头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西关味道,青砖墙、筒瓦屋、木门窗、趟栊门……西关脉络肌理在泮塘清晰地呈现。每一条巷中,都能够看到富有岭南风貌的青砖屋散落其中,有些经过整饰改造后,在古色古香中透出文艺风;有些则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颇有岁月的质感。
当珊珊三丫头在狭窄的麻石小巷前行时,忽然看到一棵体形很大的榕树,在榕树下,我看到了建于清朝的泮塘五约亭,它是这里的一座地标,陪伴泮塘五约走过了岁月的时光。
穿过五约亭,我看到一座古旧的建筑,墙体上能看到“石井人民公社西郊大队泮塘第三生产队”的字迹,这里的前身是三官庙旧址,墙体上还嵌有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重修三官古庙碑记,记录了三官古庙相关历史信息。这里曾是泮塘五约非常重要的地方,村人聚会、公共议事、节庆等,都在这里完成了。
珊珊三丫头再往前闲逛,就看到了“五秀园圃”。自古以来,泮塘河涌交错。水网纵横,村民就在塘边栽种荔枝、龙眼,又在池塘中种植茨菇、菱角、莲藕、茭笋、马蹄等,因为品质非常好,所以被誉为“泮塘五秀”。现在这里已经被城市化了,留下这片园圃,让人怀念这里昔日的时光。
在泮塘五约内漫步,发现这里有许多指向明确的路牌、墙体上有许多特色的涂鸦,在我闲逛的过程,不时看到有人在其间拍照留念。穿过一座写着“西关人家”的小门楼,发现里面还藏有许多文艺小店,咖啡店、古琴茶室、香薰店、艺术馆、瓷器店、汉服店……感觉不到商业味,只有岁月静好。
春节假期的这次泮塘五约之行,漫无目的在巷子中前行,不仅仅看到有许多历史老屋和遗址,还在这里看见了隐藏着文化艺术感的小店,觉着是岁月静好,以后在工作忙碌时需要静心,我还会再来这里,感受慢生活节奏,感受惬意。
那么,这个春节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在广州,你知道老城区中藏着一个这么有特色的“古村”吗?对于泮塘五约,你有兴趣前来打卡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