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里,镇上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群众一起栽植油桃树苗,技术人员一边修剪着栽植好的油桃树苗,一边给群众讲解油桃树管理及修剪技术;村委会里,县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对村里的50多位妇女(精准扶贫户妇女)开展着拖鞋勾边培训……这是近日,记者来到临夏县黄泥湾镇程家川村时,看到的该村发展新产业的喜人场景。
程家川村共有6个社、275户、1219人,其中,2013年,全村确定的建档立卡户群众有103户、445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引领下,该村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等积极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你帮我带,共同演绎了一场助力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早在1999年,每座温棚县上扶持无息贷款6000元的情况下,程家川村13户群众建起了25座温室大棚,多年来,他们主要种植了以茼蒿为主的蔬菜。靠温棚种植,种植户也相应得到了一份较为可观的收入。2007年前后,村民康成子的三个孩子相继考上了大学,他家可谓是喜事连连,但康成子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终日愁眉不展。原来,主要靠打工和种植几亩土地维持生计的康成子,为难以支付孩子们学习、生活等费用而发愁。当时,农民党员程昌林种植着5座温棚,他了解到康成子家的现状后,主动将自己的2座温棚让给康成子种植,并提供种植技术服务。
从此,康成子和温棚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久后,他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个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
“孩子们上大学期间,如果没有老党员程昌林的帮助,真不知该如何解决孩子们上学缺钱的问题,他对我家的帮助,我们全家人没齿难忘!”提及往事,康成子显得很激动。他说,目前,他的三个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在临夏市购买了楼房,他家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据村党支部书记周香莲介绍,在温棚里一年可以收获茼蒿6茬至7茬,一座温棚年收入2万元左右。通过温棚种植,村里14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5户建档立卡户群众,通过在温棚里打工等方面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今年31岁的程秀城,2013年,在土桥镇办起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加工厂,当时,厂里只有7名工人。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程秀城的加工厂也有了些许起色。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动员村里的建档立卡户群众到他的厂里打工,最终,程六五、程东东等5名精准扶贫户群众愿意到他的厂里打工,他给每人每天100元工资。在随后的几年里,程六五、程东东等5人不仅掌握了铝合金门窗制作技术,还为他们实现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目前,这5户群众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这里上班,一年四季都有活干,还管吃住,每月的收入很稳定。今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程东东等为拥有这样一份工作打心底里高兴。
今年,程家川村产业发展又有了新的方向。
“去年,县上邀请省上相关专家对村里的气候、土质等做了检测,程家川村有栽植油桃的优势。为此,县上决定在我们村栽植500亩油桃树苗,把这里打造成油桃种植基地。将来,利用兰郎路、康临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以农家乐、油桃采摘为主的旅游产业……”黄泥湾镇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李廷鑫告诉记者。目前,该村建档立卡户群众还有23户、87人,但在党和政府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里群众的互帮互助下,这些群众预计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记者:梁永吉 乔栋明
来源: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