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午,接近医生的午休时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生殖门诊仍然人头涌动。央视报道称,生殖门诊的爆满与北京前一日颁布的医保新调整有关。
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宣布,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规范调整,统一定价,其中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培育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更是被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即这16项费用可以全额报销。北京医保的新调整将会在3月26日正式执行。
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甲类医保的城市。
消息公布之后,北京各大医院的生殖门诊挤满了大批前来咨询的患者。2月22日晚,时代财经登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预约挂号系统发现,2月23-25日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的门诊号已经全部约满。
与爆满的门诊量相比,辅助生殖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的火爆程度也毫不逊色。
消息发布当天,达嘉维康(301126.SZ)、麦迪科技(603990.SH)、悦心健康(002162.SZ)等多只辅助生殖概念股涨停,悦心健康更是连续两日收获涨停板,锦欣生殖(01951.HK)近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13.6%,康芝药业(300086.SZ)累计涨幅也达到24.9%。
“今后很可能会有其他城市紧跟北京步伐,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但如果要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还需要时间。”一名不愿具名的辅助生殖行业人士对时代财经说。
无需“以价”就能“换量”,求医者人数将激增
辅助生殖指的是,利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即试管婴儿)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
由于更高的成功率,试管婴儿已经成为辅助生殖市场最热门的项目。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学会的数据,2017年,国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分别为26.46%和22.89%,常规IVF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则分别为53.45%和43.55%。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和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不孕不育率整体增加,根据测算,国内不孕不育率将从2016年的17.2%提升至2023年的20.4%。
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计生委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国的不孕不育患者人数超过4000万,即每8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存在不孕不育问题,20年间增长10倍左右。
虽然国内拥有数量庞大的不孕不育患者群体,但辅助生殖的行业渗透率却很低。据测算,2016年,国内IVF渗透率仅为10.2%,远低于日本同期的56.1%。
上述辅助生殖行业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高昂的费用是导致国内IVF行业渗透落后的一大原因。“以前对于患者来说,费用是一大难题。可以预见,在医保报销后,选择辅助生殖的患者会越来越多。”他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此次纳入北京医保的项目主要为配储存项目,其余还有2项为IUI(人工授精)项目、1项二代IVF项目,3项3代IVF项目。且通过对比得知,这16个项目纳入医保后的价格与此前相比并没有变化。
这意味着,此次北京医保的调整,受益的不仅是不孕不育患者,对于提供辅助生殖服务的医疗机构而言,这也是一次无需“以价”就能“换量”的好机遇。
不过,上述辅助生殖行业人士认为,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虽然给很多患者带来大好的福利,但就现阶段而言,也应该限制一下报销额度。“因为国内辅助生殖的市场需求和医疗服务能力之间并不平衡,辅助生殖行业的头部聚集效应非常明显,当越来越多求医者涌向公立医院和头部机构,反而会影响就医体验。”该人士对时代财经称。
考验医保支付能力,北京案例能否全国通行?
自从“三孩政策”出台后,各地关于推动辅助生殖的提案不断。但能否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考验的主要是当地政府的医保支付能力。
2022年2月,河南省医保局在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网关于“请求不孕不育纳入医保,请求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建议时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着力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辅助生殖类项目。”
北京之所以可以成为第一个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的城市,充裕的医保结余基金是它最重要的底气来源。
北京医保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四季度,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为1491.36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出为1246.3亿元。仅2020年一年,北京医保基金结余为245.06亿元。即使河南2020年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北京多出8000余万人,但2020年河南省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261.1亿元,支出1144.22亿元,年度结余约为116.88亿元,远低于北京。
目前,我国IVF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万~4.5万元(不包括三代),北京纳入医保后大约可为患者个人节约8000-11000元。据此推算,如果将北京的措施推广至全国,大约需耗费3200亿~4400亿元的医保资金,这对国家医保基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国家医保局的统计快报显示,2021年,国家医保基金总收入约2.4万亿元,支出约为2.1万亿元,全年结余2700亿元,历年的滚存结余超过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