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交谊舞协会在金汉清(左二)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金汉清(中)与协会会员一道送戏下乡。
金汉清是原大安市木器制板厂工人,1993年退休。丈夫张兆令是大安北机务段三产经理,2000年退休。2001年春,夫妻俩在大安北铁路下边的一块4万多平方米的荒地上开办空心砖厂。经过几年艰苦打拼,他们收获了成功。他们深知,财富来自社会,也要回报社会,尽一份社会的责任。在金汉清主导下,成立了大安市交谊舞协会,她任会长,让广大退休人员老有所乐;在大安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她带领协会会员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中开展普法宣传;她还对社会上的残疾人、流浪人员给予救助,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
大安北位于大安市区的西北部,距离大安市区4公里,是大安北火车站的所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很多人退休后没有娱乐活动,在寂寞无聊中度时光,金汉清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她决定成立大安市交谊舞协会,给广大退休人员建立一个娱乐活动的平台,让大家老有所乐,身心愉悦。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活动场所,2010年春天,金汉清把家中400多平方米的仓库腾出来,请来专业施工队进行全面装修。库房换上了宽敞明亮的铝合金窗户,铺上了地板砖,吊上了漂亮的顶棚,安装了五颜六色的射灯,配上了宽大的穿衣镜,花费15万多元。随后,金汉清又拿出5万多元钱买来高档音响和服装、道具,还有电子琴、扬琴、架子鼓等一应设备。2010年夏天,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交谊舞活动中心正式无偿交给广大会员使用。从这一年起,协会的取暖费、水电费等等费用,都由金汉清承担,每年需支付5万多元,10多年来累计花费50多万元。金汉清说,只要大家玩的高兴,舞出最美夕阳红,这钱花的就值得。在金汉清会长的带领下,大安市交谊舞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200余人,成为大安北地区最大的文化活动中心。10多年来,在金汉清的带领下,协会还成立了党支部,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金汉清还在协会内组建了一支歌舞队,排练文艺节目。他们的很多节目都是自编自演,以宣传大安、歌颂大安、热爱家乡为主题,《大安是个好地方》《放歌嫩江湾》《牛心套保放歌》等歌曲唤起了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让人们在歌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组建了太极拳队。大安北地区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他们只能各自为战。为了使他们有一个活动场地,集中在一起形成规模,相互切磋拳法,金汉清就把太极拳爱好者组织起来,在活动中心成立太极拳队。协会内还有很多健身操、健美操爱好者,金汉清也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健身操队,给他们提供场地和音响。他们整齐划一、气势豪迈的健身操表演,吸引了一些健身操爱好者的加入,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每当夜幕垂空,华灯初上,400多平方米的交谊舞协会活动大厅内音乐声响起,歌声悠扬,彩灯摇曳,歌手们舒展歌喉,乐手们一展演技,会员们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翩翩起舞,使这里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生活赐予的芬芳,同时赞叹金汉清会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二
会员们在活动中心欢歌劲舞,自娱自乐,时间长了,金汉清就觉得应该利用协会的这个优势,为社会做点公益事业。可是做什么呢?党支部书记陈海说,现在社会上之所以有人违法犯罪,就是因为不学法、不懂法,我们可以搞普法宣传。于是,交谊舞协会的普法宣传活动在2015年的夏季正式开始。
在大安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交谊舞协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金汉清带领会员进社区、上街头、下基层、走村屯,让广大群众在观看演出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在普法宣传中,金汉清坚持自编自演。快板书《依法经商创大业》,告诉广大经商业户要诚实守信,依法纳税,不能搞坑蒙拐骗、短斤少两那一套。三句半《法官巧断气死人案》,告诉人们冲动是魔鬼,遇事要冷静,人与人相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时的冲动惹下大祸,后悔莫及。
为了使普法宣传更能深入人心,使自编自演的节目质量高、效果好、接地气,近年来,金汉清开始请大安市的专业作家编写短剧、小品,然后会员进行排练、演出。短剧《妈只有一个》对于那些不孝敬婆婆的儿媳妇给予了教育与警示……
普法宣传6年来,金汉清带领会员们累计演出150余场,观众达3万余人,发放普法宣传单5万余份,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
作为女人,金汉清有关爱他人的慈母情怀,在事业成功之后,把济困扶危、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赵永臣,大安市联合乡曹家窝铺屯人,自幼因患病导致双腿残疾,行动不便。由于这个原因,他找对象的问题一直没解决,最后与智障姑娘李英春结婚,婚后生育两个孩子。承包的土地,他们无力耕种,只好租了出去,每年靠微薄的租金生活。租住的两间房子非常破旧,夏天漏雨,冬天进风,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金汉清知道后,就把赵永臣一家接到自己的空心砖厂。她把放置工具的三间库房清理出来,装修后,又买来各种家具、电器等生活用品,让赵永臣一家居住生活。金汉清为了让赵永臣提高生活技能,增加生活来源,请来司机师傅教赵永臣开四轮车。经过半年学习,赵永臣掌握了开车技术,可以独立开车了,就在砖厂里干活,每月工资4000元,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李英春虽然智障,但是身体好,有力气,金汉清就安排她推砖车,每月工资3000元。夫妻俩每月工资7000元,几年之后攒下一笔钱,2017年在市区买了一栋楼房,过上了幸福生活。赵永臣逢人就说:“没有金汉清就没有我的今天,她就是我的亲娘!”
李海成是智障残疾人,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犯病严重时曾拿着菜刀砍人,外出打工时企业不敢收留。金汉清知道后,就把他们收留在砖厂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安排专人管理和看护精神病人,发病时就出钱出人出车,送到精神病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接回来,同时还为他们孩子提供读书费用。
10多年来,金汉清先后收留和供养残疾人、智障人、精神病人、单身汉、流浪人员等10多人。他们在金汉清的关爱呵护下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幸福地享受着金汉清播洒给他们的人间大爱!
(李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