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群山是由大小二十二座小山丘组成。由于上个世纪的开山采石严重,芒砀山的诸多山体已残缺不全、千疮百孔,有的已经成为水塘。其中坐落在芒山镇境内有12座,上期连续介绍了芒砀山主峰、保安山、立山头、铁角山、南山、夫子山、黄土山、窑山、鏊子山、城隍庙山、僖山、磨山。本期介绍芒山镇境内剩下的两座——陶山、马山。
陶山
陶山位于永城市芒山镇西北3公里处,属于芒砀群山中芒山镇管辖的最西边的一座山。陶山在陶山村北侧,陶山村因坐落在陶山上而得名,山不高,海拔高度仅46米。由于早期开采严重,目前石陶山中心已成为一个深约十几米水塘。
陶山主峰已不复存在,仅在水塘的北、南、西面保留山脚痕迹,东部存有半个山坡,上面有破旧的民房和树木。水塘南北约600余米,东西约300余米。在水塘中间有一根巨大的石柱,高约20米,直径约3米。据当地百姓说,石柱子就是陶山的主峰,上面原有一个三角铁架标记,是某军区的测绘点,所以在开山采石时留下了一石柱耸立在石塘中,成为陶山独特的一景,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陶山的历史与沧桑。
在陶山的西侧山脚有一座矗立了300多年的碉楼,该碉楼为明代建筑,砖石结构,目前属于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碉楼南北长7.6、宽4.5、高约13米。墙宽0.7米。共分三层,底半截青石垒砌,上半截使用青砖。底层正面及南面各开一门。二层正面中部拱券门的两侧各有一个用整块青石透雕的“万”字纹窗户。三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形小门,以利向外观望守护。
据传,山顶原来有几个当年杨二郎担山撵太阳路过此处时留下的大脚印,两足印之间相隔足有5米远,可惜因采石而被破坏。
马山
马山位于永城市芒山镇东北约3公里。从远处看马山就是一座南北方向的土丘,高约50米左右,山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山的南面、东面是马山村,西侧和北侧是大片的田野。由于过度开山采石山的西部已成为坑塘,东部也开采为平地,中间只剩下一道墙壁似的山体,山南坡保存基本完整,山的东南不远处有古老的洪河从东北流向西南。
那么,这座山为啥叫马山呢?它有何历史来历呢?小编多次登上马山、走进马山村进行探寻、采访。听村里的老人讲,马山村过去没有一户姓马的,那为什么叫马山呢?老人说,在他小时候,马山顶上还有一座大庙,东西有大殿,两边有厢房,山前有庙门,共有二十多间,有老槐树,老柏山十多棵。在庙院里立有一个大碑,碑文记载,马山古代叫画山。当时有一位姓马到这里的做官,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修庙宇、建学校,做了不少善事。那么,马山是不是跟这姓马的有关系?现在庙碑荡然无存,其它资料无从考证。
值得研究和探秘的是在马山顶部发现了一些泥质灰陶和青花瓷碎片,陶片由于腐蚀得太严重,表面的花纹都消失了。这些都是古人生活的遗存。马山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又距离古河道较近,应该是远古人类比较理想的栖息地,能不能发现更早的古代遗迹呢?这有待以后继续探索吧!
注:下节介绍条河镇境内的周山、王山、邵山、徐山、渔山!敬请关注“芒砀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