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行业大量使用加气块、发泡砖等吸水强等材料砌体,对于墙面抹灰的附着力、抗裂、抗空鼓需求非常高,对于抹灰材料的要求就是可以单批次批刮厚度的1cm左右为好。
一般传统的水泥砂浆抹灰层由于容易流坠,一次抹灰厚度难以满足进度要求且容易开裂、空鼓,增加施工周期和返修概率,因此粉刷石膏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粉刷石膏具有:重量轻、不空鼓、强度高、附着力强、易施工等特点,同时一次性批刮厚度可以达到0.8-1cm,是非常好的抹灰材料,在大面积施工中,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比传统的水泥砂浆抹灰工艺提高1.5-2倍,节约用工成本,看似材料成本比泥水砂浆高,但实际的成本更低。
轻质石膏与重质石膏的区别
1. 轻质石膏轻质抹灰石膏中掺有一定比例轻骨料,石膏含量 一般在70%以上,根据标准拉拔强度0.3,抗折强度1.0,抗压强度2.5。重质抹灰石膏一般要求石膏含量不低于40%,砂子含量较高。相对来说其强度会更高。标准上要求拉拔强度0.4,抗折强度2.0,抗压强度4.0,轻质石膏的粘结强度是传统水泥砂浆的6倍,从综合成本上分析低于传统水泥砂浆抹灰。
轻质石膏与重质石膏性能指标
2. 重质粉刷石膏主要以沙子为主,轻质抹灰石膏主要以石膏为主,这是从重与轻当中的直观理解,相对于轻质石膏硬度更高,但在施工厚度方面重质石膏单批次0.6cm左右,施工过厚容易出现下坠,开裂等情况,虽然单价比轻质石膏便宜,但用量指标高,施工人工周期相对长;轻质石膏就不一样了,单次可以达到1cm左右,同时轻质石膏比较粘稠不会出现空鼓、下坠等情况,因此轻质石膏性价比更高,得到广泛的推广。
粉刷石膏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
施工条件
1、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
2、作业条件:现场温度5℃~35℃,现场必须干燥清洁;
3、楼层内各类主要管线宜安装完毕;
4、 管道等应提前安装好,结构施工时墙面上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堵塞严实,将柱、过梁等凸出墙面的结构表面剔平,凹处提前铲除干净;
5、现场给出定位弹线用的水平线、基准线、定位十字线及房间净尺寸数据;
6、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
施工流程
基层墙体处理→吊垂直、套方→做灰饼、冲筋→手工上墙→抹平→修整→门窗洞口及阳角收口→清理。
施工方法
1、 基层墙体处理
(1) 剪力墙上的对拉螺栓孔应及时封堵;
(2) 涨模混凝土等突出部位须做剔凿处理;
(3)加气砌块的突出砌缝须做剔凿处理;
(4)开关线槽应安装到位,并应采用绿舟轻质抹灰石膏修复平整;
(5) 基层上的灰尘必须清理干净,并做好界面处理。
2、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
一、吊垂直
①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
②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线或+50cm 标高线控制;
③然后套方抹灰饼,并以灰饼为基准冲筋。
二、套方
①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
②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
③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即各房间;距墙体 30-60cm 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三、抹灰饼、冲筋
①灰饼宜做成 2cm -3 cm见方,两灰饼距离不大于 1.0m,必须保证抹灰时刮尺能同时刮到两个以上灰饼;
②操作时应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
③抹灰饼时应根据室内抹灰要求确定灰饼的正确位置;
④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与平整;
⑤当灰饼砂浆达到七成干时,即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充筋,充筋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确定,一般标筋宽度为2-3cm。两筋间距不大于1.0m;
⑥墙面宜做立筋。
3、 抹灰施工(施工厚度:10mm,约7.2kg /m2左右)
(1) 水与轻质抹灰石膏干粉重量比为6:10;
(2) 先加水,后加粉,用手持式电动搅拌工具连续搅拌不少于3分钟;
(3)抹灰时用力压实使轻质石膏挤入细小缝隙内;
①抹灰面高度应超过筋条3-5mm,用靠尺沿冲筋由下往上抹平;
②用刮下的料对凹陷处进行补料,尽量做到一到两次抹平;
③阴角处用阴角专用工具将阴角刮直、找方;
(4)超过10mm以上厚度时,抹灰石膏需分次施工时,施工缝必须抹成斜口;
(5) 空气流通较强的区域,轻质抹灰石膏必须分两次施工,待第一遍硬化后再进行第二遍施工;
(6)轻质抹灰石膏表面不平处可以手工修复,不会影响质量。
4、粉刷石膏注意事项
(1)粉刷石膏遇水不稳定,不用于外墙、厨卫间、房间踢脚线等位置,厨卫间外墙面踢脚线预留300mm位置,房间及客厅踢脚线预留200mm位置,使用抗裂砂浆填补(注意:搭接位置粉刷石膏施工缝留斜口);
(2)窗户边框等处易渗漏部位,应采用抗裂砂浆或水泥砂浆粉刷平整(原因:铝合金门窗固定片遇到粉刷石膏容易锈蚀,后期容易反锈)。
4、养护
(1) 施工完毕的墙面应避免磕碰及水冲浸泡,并保持室内通风;
(2) 轻质抹灰石膏自身属于无机材料,不会发霉;
①但不属于防霉类材料,应保持施工以及使用环境通风、干燥;
②不要在未完全干燥的完成面上放置遮盖物,或进行下一道工序;
③避免其它材料在潮湿环境下发霉而造成对本产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