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两个“大户人家”搞装修,不扰民甚至人人想点赞

这个古宅有来头

坐落在浏河镇滨河街43号的朱氏老宅,原为清同治年间浏河镇儒商朱湘舟开设的万茂酱园一部分,亦为国画大师朱屺瞻先祖之产业,现存部分系主人当年居家会客之所。

1918年,时值26岁的朱屺瞻奉父朱大堃之命在此经营万茂酱园,久居于斯,朱氏老宅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解放后,该老宅被改建为供销社办公用房,原酱园作坊被改造为饮料厂,老宅方得以保存,并于2007年列为太仓市不可移动文物。

朱氏老宅修缮启动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历史古宅,浏河镇正在对朱氏老宅进行修缮,让小布带着大家到现场去看看关于朱氏老宅建筑。

老宅为两层建筑,硬山顶,小青瓦双坡屋顶,砖木结构,坐东朝西,面老浏河而立,占地377平方米,沿纵轴线依次为前厅、大厅与后楼三进式庭院。

前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构架,五架梁前后作单步,方砖铺地,鼓形柱础,通面阔10米,通进深4.5米。楼屋相应开设直棂半窗,为工字蚕步步锦式窗扇。

第二进天井两侧为回廊,屏风山墙,大厅硬山顶,面阔三间,通进深8米。厢房与厢楼配套,楼梯狭而陡。月梁移至过道枋,表面雕刻聚宝盆图案;立柱尽端用榫卯构件箍头榫,双步梁,过道施船蓬轩。

第三进为后楼,面阔三间,通进深6米。

浏河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老宅建筑一进和三进主体总体保存尚好,二进由于前些年火灾,屋面坍塌严重,木屋架受火灾影响碳化严重,室内因后人的居住需求被重新分隔,地坪也因居住及搬迁等原因,原方砖被改成混凝土地坪;原门窗、木装修等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损毁严重。

修缮老宅太仓“有一套”

为有效保护文物古迹,排除文物建筑险情、隐患及病害,太仓浏河古镇发展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于2017年12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详细勘察、测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朱氏老宅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今年3月,朱氏老宅修缮工作启动,修缮人员都是拥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工人。

为了更好地保存古宅的原貌,因此修缮人员更加小心谨慎。

为了保持老宅原有面貌,门楼的石柱是从旧料市场淘来的,木门也按照以前样式修复,往上抬就可以取出,对于一些破损的窗户,修缮人员也只是把破损部分替换掉,完好部分则尽量保留。

除此之外,璜泾老街上的陈家宅,历时一年,陈家宅终于完成了回购。为了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璜泾镇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付出了不少努力。去年年底,担心古建筑经不住风雪,璜泾镇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在大雪天里对古建筑整体进行了外部加固。数十根钢筋龙骨支撑着整栋建筑,顶部也用钢板遮蔽,防止雨水、风雪对建筑进一步风化。

关于陈家宅

要知道,原来的陈家宅,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大门大户”:三进的院落,六开间的二层小楼,在明清时代代表着丰厚家世。屋内大厅四根青石鼓墩圆柱支撑楼梁,四周柱贴都有青石鼓墩依托,横梁雕花雀体作依托,柱头有卷杀,门窗有雕花,东侧一面高大的三阶马头墙,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这些精致的古建筑艺术遗存还依稀可见。

收回了产权,陈家宅的修复工作也提上了议程。修复工作将于明年启动,采取修旧如旧的修缮方式,还古建筑原有风貌。

本文来源:太仓发布

高档铝合金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品牌

上一篇: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开通运营 呈现“九线联运”新格局
下一篇: 苏州铝合金凉亭厂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