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我乘坐的K494次列车14:30正点到达徐州火车站。出站后,我直接去附近的已预订的酒店。
徐州古称彭城,建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帝尧时建立的大彭氏国。以彭城之名的见诸文字是春秋时期,即公元前573年,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来到徐州市旅游,我首选彭祖园。
我乘地铁1号线、转地铁2号线,在“中心医院”站下。沿彭园东路西行,过“大彭氏国”石牌坊,至彭祖园东门。
15:35从东门入园,行至九龙壁,向西南行,到达福寿广场,广场大理石地面线条表示徐州所在地的江河。左前方为寿山,右前方为福山;正前方的福寿大路,处于两山之间山谷地中心。路两边的树木高大挺拔,如仪仗。
彭祖祠
彭祖祠座落在广场西北边缘的两级平台地上。其前第一级平台地铺了红地毯,拉了红横幅。背景红色屏障标有“2024年徐州市彭祖园国庆文艺游园会”,都是夕阳红老龄人在表演。我观看了两三个节目后,从侧面上到第二级平台。彭祖祠白墙碧瓦,气势非凡。门框有对联“星不落垂千古,范长留播九州”。
这里是海内外彭氏宗亲魂牵梦绕的祭祖圣地。我整衣,庄严入祠。先向彭祖像三鞠躬,我夫人姓彭,我儿子流淌有彭氏的血脉。
观“彭祖世系图”,彭祖是黄帝的第六代孙,尧是黄帝的第四代孙,他们共一个最近的先祖是黄帝;彭祖是颛顼的第四代孙,舜是黄帝的第八代孙、是颛顼的第六代孙,他们共一个最近的先祖是颛顼。
观“大彭国形势图”,彭国东、南、西、北分别为下邳、戲、虞、薛等国。有引自《史记》的一段话:“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由此可知彭祖与舜、禹等是同时代的人,同属于帝尧的大臣。
相传彭祖是彭氏部落的首领,因擅长以野鸡烹饪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大约在公元前2007年受封于大彭。彭祖开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又称彭国、大彭国。彭祖子孙以彭为氏,又亦以彭为姓。相传在帝舜时期,彭祖师从尹寿子,学得真道。后彭祖将彭国的治理权交给子孙,带彭武、彭夷两个儿子去武夷山隐居去了。传说他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
至夏朝,大彭国是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较密切的属国。商朝前期彭国也很强大,至武丁四十三年,商灭掉了大彭国,遗族被迫迁移,散居于各地。大彭国大约存在了八百年,可能存在于公元前2007年到公元前1207年。展柜内有《大彭族谱》(大彭氏国徐州原址彭祖世系支谱),还有马来西亚沙巴州斗湖市彭氏宗亲会来徐州祭祖的锦旗和《斗湖市彭氏宗亲会创会六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彭祖雕像
出彭祖祠,沿福寿大路西行。来到彭祖像前。彭祖石雕像总高4.6米,化石般的整体造型头部寿眉浓密修长,双目直视若有所思,颧骨略为凸起,连腮美髯飘洒,神情肃穆刚毅,道家束发打扮,这尊像既体现了上古氏族酋长含辛茹苦﹑矢志创业的强悍气质,又蕴含了古代哲人修养有素的道德风范。我恭敬地三鞠躬,环行一圈才离开。
又西行,上到观鼎桥,前面是彭祖园的西门。止,向北望,前方水面宽,乃不老潭,潭中荷叶连连。向南行,穿过八仙石园,登寿山,上到山顶。山头耸立一座大型古典式建筑,乃大彭阁。此阁总高18米,画栋雕梁,重檐欲飞,金碧辉煌。
非常遗憾,大彭阁未开放。见过来一位本地健身老者,我连忙向他打听阁内的情况。
他说:“大彭阁共分三层,从一层往上层层向内收缩。一层称为‘彭祖寿堂’,墙上有图文。二层、三层好象为为堂室。”
彭祖,公认为中华民族上古贤哲、养生大家、烹饪祖师爷、气功大师、“老寿星”光辉象征。我想“彭祖寿堂”的图文肯定与这些方面有关。
彭祖雕像
从寿山下来,横穿福寿大路,经祈福亭上到福山。山头有一坪地、无建筑,周围树木葱茏。沿福山东侧花径下山,在山脚路边绿地中又见一尊彭祖雕像。寿眉与长须几乎齐长,好象随风起飘;道骨仙风,智慧长者;抱朴守拙,坐倚古陶,置于浮石;浮石如白云,随时可升天。这应是彭祖园最早的雕像。
九龙壁
穿过樱花园,看到了“榆盘柏”,并未我到“彭祖井”,却见持藜仗的彭祖雕像。穿出竹林,又见九龙壁。临近东门,见有茶馆,并未见到与彭祖有关的饮食文化馆,否则我毫不犹豫沉浸其中。
彭祖的“雉羹之道”,在徐州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徐州有很多美食,其中有一道叫“地锅鸡”的,也许有“雉羹”的遗风。
彭祖园东门
17:05出彭祖园东门。我去了“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那里的美食街有“地锅鸡”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