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本网为大家介绍了迷你四驱车的基础性升级,包括了底盘分类、车壳改装与轮胎选择等,今天,笔者将为大家介绍迷你四驱车的动力与导向部件给大家参考,希望能将热爱迷你四驱车的玩家进一步推进这迷人而又深不见底的坑。
许多小伙伴在购买了心爱的迷你四驱车回家后便会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拼装,绝大部分的田宫迷你四驱车都会在配件里附带塑料胶圈导轮,但大家会发现,这种原装的导轮只能用于慢车在赛道上溜车磨合所用,车子一旦快起来了这种导轮在弯道里的性能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所以,升级导轮与龙头凤尾是保护车子以及提升车子过弯动态的第一步。
图:原装的塑料导轮大概也只能在动画片里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了,噢对了,动画里的迷你四驱车都是会自己转弯的智能GP镜片赛车,所以这种导轮除了原装静态展示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用途。
图:玩家会根据赛道来设定车辆的导轮,一般上来说,直径越小的导轮过弯速度越快,但出弯时的动态反而会不稳定,而直径大的导轮则刚好相反,一切根据赛道设定而做出选择。
图:在田宫例的比赛当中,导轮的最大延伸距离只能去到车轮中轴部分,而且需要提醒玩家们的是,在参加田宫例的比赛时,车子的总长度要在165mm或以内,宽度在105mm或以内,高度在70mm或以内,而且每辆迷你四驱车只能安装6个导轮,所以小伙伴们不能好像玩奥迪迷你四驱车那样导轮缠身当飞镖了。
图:不同直径的导轮搭配也有讲究,如果还不算精通迷你四驱车的初学者玩家可以尝试前后导轮都等径的做法,至于导轮的高低位置便要看小伙伴们准备决斗的赛道究竟是多弯还是多直路了。
有了对导轮的基本认识,接下来便要为大家介绍更为常用的车身延展改件:龙头凤尾和一些底盘的加固零件,有了这些,车子才能安全地以更快的速度去冲进一个又一个急速的弯道。
图:这些便是常见的田宫龙头凤尾,需要注意的是安装导轮的位置,不同的孔位对应着不同直径的导轮,通常最大的导轮(19mm)是安装在最靠里的孔位,13mm的导轮对应着中间的孔位,而最小的导轮(8mm或更小)则对应最外的孔位。关于这些龙头凤尾,也有许多有经验的玩家会对其进行切割以作更新造型的组合龙头凤尾。
图:这是田宫最新推出的2015日本杯版碳纤维凤尾,也特地的标示了孔位所应对应直径的导轮。
图:也有一些技术玩家会切割市面上现有的碳纤维凤尾进行改造搭配,一款由龙头与凤尾组合而成的弹簧龙头(凤尾)套件就这样产生了,拥有无限的改造可能性才是迷你四驱车的乐趣所在。
图:如上图右方的迷你四驱车,如今很多玩家也是用一条短的纤维棒安装在龙头下方以作坡度刹车之用。
图:田宫曾推出一些底盘护板以供VS、Super-xx底盘所用,但也有动手能力强的玩家将VS的底盘护板移植到前驱的Super-FM底盘上。
图:当笔者看到这种自制缓冲避震的底盘改造时总是默默地奉献出膝盖,这些玩家的动手能力强的实在可怕,完全拥有了改装汽车中绞牙避震的大部分功能。
图:姿态党,HellaFlush党请看过来,迷你四驱车也是可以改造球笼结构而造成外八趴地效果的。
图:这张表清晰地体现了田宫各种马达的数据,上半部分的是新式底盘使用的双头马达,下半部分是传统底盘所使用的单头马达,因为双头马达的传动更直接,如果转速与单头马达相同的话,对使用单头马达的迷你四驱车是极度不公平的,所以田宫的双头马达的转速普遍是比单头马达低的。至于玩家们所关注的高转速高扭力型的马达在电耗方面往往会吃大亏,在限制电池使用数量的比赛当中绝对是致命伤。
图:这便是单头马达中的“绿银”,虽然转速不如“白银”、“黑银”等高转速马达,但其极度优秀的负荷能力代表了“绿银”马达在弯道与爬坡中的加速极具优势,是十分受技术道玩家欢迎的一款马达。
图:这便是双头马达中的“红银”hyper-dash,虽然表现没有同是“红银”的mach-dash癫狂,但其不俗的转速与稳定的电耗在各种赛道上也是十分得心应手,值得推荐。
图:上图显示了不同颜色的齿轮搭配。
图:比例数越大的齿轮在加速与爬坡时优势更大,但在后段加速方面会相对吃亏。
图:除了搭配齿轮外,轮毂直径的大小也有讲究,在拥有长直路或是平均时速较高的赛道中使用大直径的轮毂会十分有优势,但在多弯多坡度的赛道中选用爆发力更强的小直径轮毂则更有优势。
编辑点评:迷你四驱车的改造空间可谓深不可测,在80年代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件小玩意竟然会顽强地生存了将近三十年,在迷你四驱车再度掀起热潮的今天,掌握更多这些有趣的知识或许能激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创造力和灵感。这样的坑,笔者也掉进去了,你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极速OIO微信订阅号:lightningspeed。
这里有最新最快的汽车资讯,最酷最炫的改装欣赏,最狂最野的赛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