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全行业亏损半年以上猪周期到底了吗20年前一头猪能卖多少钱

23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知道行业不好,周末给皖北老家的家人朋友打电话聊了下养猪的情况,确实行情非常差。生猪价格不到7元,老百姓养猪已经是养一头亏一头,而且持续的时间超过半年,一直不见反弹。猪肉价格一般都是周期性的,有低就有高,但像这次持续时间这么久,也是前所未见。现在的猪肉价格带来的是全行业亏损,价格显然在底部,但这意味着价格一定会向上走,回到高点吗?这个还是要好好分析下。

据说隔壁村有养500头的大户,现在也是在扛着,寄望于下半年猪肉价格能够反弹。从我内心的角度当然希望尽快反弹,老百姓养猪不易。但是市场行情怎么走,确实不好说。

23年宏观环境消费疲软

23年CIP走势

23年6月份CPI涨幅为0,从年初以来,CPI一路下行,整体的消费非常疲软。

23年猪肉CPI走势

猪肉做为CPI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内价格持续下降,6月份当月下跌7.2%,

养猪行业分析

生猪价格

生猪价格走势

7月份,生猪已经跌破14元/公斤。全行业陷入亏损。行业规模养猪成本最低的牧原股份,完全成本也在15元/公斤左右。

猪粮比走势

猪粮比跌破5:1的临界点,触发价格一级预警,国家开始启动储备肉收储。7.14日,完成第二次收储2万吨。

生猪盈利情况

23年以来,一头猪平均亏300元左右。连续6个月,而且亏损幅度逐渐加大。

能繁母猪存栏

能繁母猪走势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仍高于国家指导数量4100万头,供应仍然充足。能繁母猪虽然环比在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微小。半年近下降150万头左右,下降4%左右。随着技术进步,能繁母猪的产能是在持续提高的,所以即使存栏量下降,可能实际生猪产能还在提高。

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全部亏损

牧原股份亏损25~32亿

牧原股份半年业绩预告

其余:新希望亏损27~29亿,唐人神亏损6~6.7亿,天邦食品亏损12~15亿。全行业亏损。

本轮猪周期为什么不同

四轮猪周期

从传统的观点来说,猪周期4年一次。每次大涨之后必然带来大跌,大跌之后又带来大涨。但是这次猪周期,从2021年以来,已经连续下跌2年多的时间,除了2022年10月份短暂反弹以外,仍然处于不断下跌的趋势中。

猪粮比走势

去年10月份的猪肉上涨,并不是产能下降的原因,而是因为对猪周期的一致预期,导致压栏、二育和扩产导致的终端市场阶段性缺猪。大家都相信看好后市,都不削减产能,于是处于一直过剩的状态。我们只要看能繁母猪这一个指标就可以了,一直处于高位。产能指标不下来,供应就会一直充足。

这次猪周期的背景,和一往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规模化养殖的能力,在极具加强。以往散户主导的市场,追涨杀跌,产能去化很快,但是现在在资本的夹持下,规模化养殖都在逆周期疯狂扩产能。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在2023第十九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上表示:“

目前中国生猪近期产能7亿头以上,加上在建和闲置生猪产能超过10亿头,再算上目标产能可能超过15亿头

”。

对于未来的猪价,2020年9月,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接受采访时曾称,“早已有圈内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块。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5块都是完全可能的。”此言一出,当时行业一片哗然,许多人认为猪价就算跌也不至于跌到5元这么低。2021年10月6日,全国猪价5.14元,预言完美应验。只不过后来没有大涨,仍然在低位徘徊。

规模化养殖企业有着强大的筹资能力,而且往往会选择逆周期投资

受过去几年环保政策限制和非洲猪瘟的影响,百头以下的养猪散户已被基本出清,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当前的主流。数据显示,18家上市猪企共存栏700余万头能繁母猪,已近乎占到全国总存栏量的20%。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头部猪企逆势扩张之势也极为明显。牧原股份5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约298万头,创2021年一季度以来的新高;温氏股份5月底能繁超过145万头,较去年底新增5万头;神农集团则表示目前母猪产能已经达到满负荷运营,将继续推进母猪产能建设。

据时代财经统计,从2022年至今,为了“补充弹药”、提高养殖规模,共有8家猪企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合计约160.92亿元,募投项目主要围绕饲料生产、生猪养殖、信息化改造(数智化升级)和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等。

牧原上市后,融资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切实解决了公司成长面临的资金问题。公司多次通过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超短期融资债券、可转债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获取融资。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公司新增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60 亿元,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效缓解了公司新建产能过快带来的现金流问题。

牧原部分融资

亏利润不亏现金流

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当前14元/公斤的价格虽然低于其养殖成本,但也并非不能接受,因为现在价格并没有亏现金流,亏的只是固定资产折旧。这意味着,当前猪价的下跌可能还远没有结束,一场行业大逃杀渐行渐近。

规模化是整个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但从过去几年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即便是行业内的大企业、上市公司,对于这种新的行业竞争格局的惨烈程度,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正邦科技从行业老二,2020年大赚59亿,到今天资不抵债,面临退市,也仅仅2年多的时间。正邦科技期间股价回撤90%。

行业老大牧原股份日子也不好过,股价最近2年也回撤近60%,且仍在低位徘徊。

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

规模化进程推进,上市猪企出栏量快速增长。在环保政策趋严、生猪疫情防控压力加剧、劳动力资源趋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自2014年左右进入规模化快速提升的阶段。2022年,14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合计出栏量达到1.29亿头,同比增长30%、较2014年扩张近6倍,合计市占率提升至18.4%、较2014年提升15.9pct。在这8年的时间里,多家养殖公司实现了10倍以上的规模扩张、数家企业完成了由0到1介入养殖行业的突破。参考海外的养殖规模化情况(美国Smithfield单家公司的市占率高达19%、TOP5的合计市占率高达44%),我们预计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仍有提升的空间。

规模化企业出栏量稳步提升

规模养殖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完全养殖成本

牧原股份的完全成本处于领先地位。产量更是一枝独秀。

秦英林是牧原股份的核心竞争力

牧原股份的秦英林,是所有养猪企业里面最专注的。只做养猪。反观别的企业,一般都是有其他产业,比如养鸡、饲料、食品加工等。专业专注带来了核心竞争力。同时,秦英林对于猪周期的把握能力,明显高于同行。从2019年精准预测猪周期,就显示出其非凡的洞察力。关键是他不仅仅是预测,而是实际的执行者。知行合一。

秦英林2019对话节目精准预测猪周期

牧原周期低点精准扩产能

23年生猪出栏情况

202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大跌的情况下,只有牧原产能在下降,而其余的产能都在大幅扩产,包括预测到猪周期的唐人神。陶一山预测到了,却做不到,相当于还是没有预测到。

牧原股份公司分析

22年收入和利润

牧原22年收入增幅

牧原22年净利润

牧原的养殖业占收入的比例为95.9%,为绝对的主业。其余如屠宰等业务规模还比较小。

经营数据

2022 年,公司出栏生猪 6,120.1 万头,与年度经营计划相符。

2023 年,公司预计出栏生猪 6,500 万头至 7,100 万头。

2022 年,公司销售生猪 6,120.1 万头,其中商品猪 5,529.6 万头(包括向全资子公司牧原 肉食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 736.8 万头),仔猪 555.8 万头,种猪 34.6 万头;2022 年公司屠宰生猪 736.2 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75.7 万吨。

公司 2022 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在 15.7 元/kg左右,第四季度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已降至 15.5 元/kg 以下,剔除原粮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后,公司已基本实现年度成本下降目标。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已有养殖产能约 7,500 万头/年;共投产 10 家屠宰厂,设计屠宰产能 2,900 万头/年。

利润率

ROE水平

ROE水平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22年为21%,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表现优秀。

毛利率明显高于行业水平

四项费用率明显低于行业水平

净利润水平明显高于行业水平

毛利润率水平主要受行业价格波动影响。公司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成本。

2022年秦英林演讲-备战新的猪周期

23H1半年报预告

牧原半年利润预告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有所下降,因此公司 2023年上半年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公司6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4.6元/kg。近一年以来,公司在生猪健康管理、疫病净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猪养殖生产成绩明显改善。根据当前的原材料价格及养殖成绩持续改善趋势,公司力争将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

目前公司虽然仍为亏损,但是现金流仍为正。也就是亏折旧,还没亏现金流。

重要估值指标分析

产品结构:

牧原的主业非常集中,就是养猪,这部分占收入90%以上

PE 13倍,5年分位15%,行业中位数54

PB 3.4倍,处于5年3%分位,行业中位数 3.2倍,基本和行业持平

ROE 21.0%,ROE优秀,但是波动幅度较大

公司的现金头寸为:232亿元现金,长期负债合计共261亿,232-261 = -29亿

资产负债率:56.4%。平稳略有下降。

有息负债率:36.7%。平稳略有上升。有息负债共728亿。有息负债率还是很高的,经营压力仍然很大,需要不断筹资。

股息:

22年每股0.73元,股息率约1.7%。连续10年分红,但是股息波动较大。

公司目前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64亿。主要为固定资产和存货,属于典型重资产行业。

固定资产达1074亿,占总资产54.2%,超过净资产。平稳略有下降。

在建工程63亿,占固定资产比例5.9%。已经从45%大幅下降。已经过了大幅投资期。

自由现金流为73亿。做为周期性行业,公司20,21年自由现金流分别为-228亿,-195亿。这个估值参考意义不大,波动幅度很大。

存货418亿,存货最近3年大幅增长。22年增幅放缓至10.9%。和产能增幅基本一致。

增长率:

收入增长58%,归母净利润95%。23Q1收入增速32%,亏损同比收窄。

从研报角度看牧原

第一上海:公司完全成本在15.7元/公斤,生猪现货价格为14.23元/公斤,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产能出清仍在继续。猪周期将在23年末到24年初到来。

东兴证券:出栏稳健增长,成本优势明显

海通国际:依然维持23年“前低后高”弱复苏的判断

国信证券:牧原仍是行业内管理最好的企业,23Q1业绩再次证明其管理优势,从业绩兑现看,仍是行业首选标的

开源证券:公司成本领先优势扩大,有望借成本优势全周期盈利

华安证券: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去产能阶段,静待猪周期进入下一轮上涨阶段

东亚前海证券:能繁母猪存栏回升,出栏扩张存在稳定支撑。22年12月底存栏量为281.5万头,Q4单季增加21.7万头

民生证券:公司做为养殖龙头,成功搭建自繁自养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公司未来养殖规模有望扩大,成本存在多维度下降空间,形成量利齐增

竞争对手比较

规模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出栏增速行业领先

对标行业另一生猪巨头温氏股份,牧原上市后出栏增速明显更高,并在 2020 年成功完成出栏量的反超。规模优势助力公司在行业周期下行阶段,仍能凭借规模增长弥补猪价低迷带来的影响,获得超越同行业的稳定收益。以最近的一个生猪周期为例,2021 年,猪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各家猪企生猪业务毛利率均跌至负值,唯有牧原股份一枝独秀,生猪业务毛利率仍高达 17.5%。

量&利齐涨

22年盈利见真功

2022 年,生猪市场可谓是大浪淘沙,变幻莫测,一年内就出现牛熊交替。在 2022 年最新公布的 16 家上市猪企业绩预告中,以归母净利润均值计算,11家实现盈利,5 家出现亏损。其中,牧原股份头均净利润为 212.4 元,叠加其6,120 万头的超大出栏量,实现归母净利润均值 130 亿元,远远将其他猪企甩在身后。我们认为公司能实现规模化发展战略,并保持盈利始终贯穿牛熊,得益于其三十年坚守打造的超强核心竞争力。

头均净利润

公司成本优势明显

成本优势明显

估值优势

PE估值

头均市值法:

截至 2022 年 12 月 28 日,公司历史头均市值最高为 21302.70 元/头,最低为 3271.08 元/头;平均数为 7721.40 元/头,中位数为 6785.81 元/头。12 月 28 日公司总市值为 2671.02 亿元,按 2022 年预计出栏量 6100 万头计算,当前头均市值为 4378.72 元/头,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投资安全边际较高。

风险分析

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

猪价反弹不及预期

极端天气影响下原材料价格波动

结论

1)是不是好行业?

否。养猪行业进入门槛低,周期波动大。行业公司始终在周期中波动,一个周期判断错误,就可能巨亏甚至倒闭。

2)是不是好公司?

是。秦英林专注专业,把一个烂行业做到行业第一,遥遥领先。在多轮周期中始终把握周期趋势,而且目前为止从来没有亏损过。

3)是不是好价格?

这个不好说。做为猪肉周期股,从估值方面来说不高,但是价格竞争的惨烈,可能会超预期,个人认为价格还有下行空间。后面可能是更惨烈的价格竞争。

4)一句话的投资总结

产能不去,行业不会反转,耐心等待,观察能繁母猪这个关键产能数据。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猪周期可能会迟到,但是不会爽约,背后是不变的人性。当前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猪周期股值得关注。

感谢阅读!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

影像仪测量

3d光学测量仪

仪器影像仪

上一篇: 【推荐】全聚德丰泽园推出首家新中式直营店全聚德有多少家直营店
下一篇: 【推荐】全行业第一华夏基金共9只养老目标基金新增Y份额目标养老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