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巨大价值? 这些次新股开板后遭机构疯抢
15只次新股具备高送转潜力
===全文阅读===
全通教育跌幅达60%创年内纪录 谁将紧随其后?
25日大盘再度大跌,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安硕信息、长量科技等均告跌停。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全通教育从今年最高点至今已经跌去60%,在所有A股中排名第一,此外,还有20只股票从今年最高点到25日收盘,跌幅超过50%,几乎全部都是4月下旬上市的新股。
全通教育曾于今年5月13日摸高467.57元,要不是之后其10送10除权,这个纪录还要被刷新。事实上,全通教育5月18日摸高250元,按除权前的价格就是500元。
不过,250元是个转折点,此后该股在“全通教育就是一头猪”的舆论轰炸下一路下行,到6月25日收报100.80元,跌幅高达60%。
在全通教育之后成为第一高价股安硕信息稍微好一点。也是5月13日,安硕信息摸高474元,这也是老八股拆细之后的两市股价纪录,不过从那天起到6月25日收盘的122.4元,复权后跌幅也已高达48%。
在全通教育、安硕信息之后抢得第一高价股宝座的长量科技5月21日摸高451.57元,到6月25日除权后跌幅也已达43%。
除了这些曾经的明星股,还有一个群体在近期的调整中跌幅惊人,那就是一批4月下旬上市的新股。这批新股在最火热的5月受到狂炒,但5月底或6月初触及最高点后一路下泻。
如4月23日上市的双杰电气,5月28日摸高140.27元,6月25日收报57元,跌幅59%,仅次于全通教育。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这些回撤幅度较大的股票在此之前均被爆炒过。有分析师曾提醒,主力拉高100%是出货,拉高300%也是出货。意思是,涨了300%的股票,即使跌去一半,庄家仍有一倍的收益。投资者如想抄底还需三思。
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50%
个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全文(共4页)大小
===本文导读===
暴涨暴跌,用来形容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市场表现再合适不过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次新股动辄十几个一字涨停板,上市以来涨个十几倍也大有“股”在。而这波调整,也是以次新股为首的小股票调整幅度最大,甚至出现了不少腰斩的个股。
然而,即便是股价表现振幅巨大的次新股,也有不少吸引了投资机构的目光,甚至不乏被机构疯抢的个股。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截止到上周末,根据公开交易信息数据,有超过100只次新股上市以来首次打开涨停板后,有机构专用席位出现。
其中,机构净买入昆仑万维超过5.7亿元位居首位;暴风科技机构净买入资金也超过5亿元,此外春秋航空、万达院线、全筑股份机构净买入资金超过4亿元。机构如此这般疯抢次新股,到底是看好未来巨大的投资价值呢,还是其他方面的考量,只能通过市场来检验。
浏览原图
临近财报披露季,高价次新股中报“高送转”预期强烈,在目前成长主题匮乏,次新股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有望成为驱动“次新股第二波行情”的关键催化剂。
今年3月登陆A股市场的浙江鼎力6月23日发布中期分配预案:每10股转增15股派1元(含税),开盘后股价一字涨停,昨日收盘继续封停。23日午间,富临精工也推出了每10股转增15股的分配预案,股价应声大涨9.96%,次新股中期高送转行情拉开序幕。
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按照一季度每股资本公积金3元以上,每股未分配利润2元以上,且总股本在1亿股以下,2014年度未送转等四大条件筛选,15只今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具备高送转潜力。其中,创业板有10只,为高送转潜力股主力,中小板2只,沪市主板3只。
具体来看,3月24日上市的龙韵股份一季度每股资本公积金达6.8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5.86元,总股本6667万股。紧随其后的浩丰科技,一季度每股资本公积金达6.43元,每股未分配利润4.87元,总股本仅4110万股。此外,唐德影视、诚益通、环能科技每股资本公积金超过5元。(来源:证券时报)
历史上“高价股”结局
统计显示,截止6月10日,股价超过100元的个股有96只。在这96只个股中,61只来自创业板,19只来自中小板,而主板市场仅16只。
从行业划分看,今年以来的高价股多数都是“互联网++”行业,因站在了风口,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热点。如全通教育、暴风科技等。
而传统的食品饮料、医药制造等成为百元牛股的机会越来越少。统计显示,目前仅有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百圆裤业、好莱客等不足10只来自传统行业。
还有一类高价股,因为搭上了传统+互联网+的快车,股价也如火箭飞窜。如“互联网+医疗”的组合,通策医疗,长春高新等。
历史上“高价股”结局
应该说牛市中探讨高价股结局并不合时宜,只要故事在继续,资金不逃离,高价股肯定是越来越高。正如牛市也有结局一样,高价股终究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合理位置。
纵观A股历史,没有哪一次牛市能催生这样猛烈的高价股。但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涨得越高摔得越重”的案例也曾反复出现。
时间回到2000年科技股泡沫期间,当时明星股--亿安科技仅用了70个交易日就从25元冲上100元,成为中国股市第一支百元股。但好景不长,2001年监管层加大查处股价操纵行为的力度,亿安科技开始了漫长熊市,2005年底股价仅5元,跌幅达95%。
在看看2007年大牛市中,另一只高价股--中国船舶。该股不足20元启动,股价在一年时间最高上摸至300元,成为当时A股历史上第一只300元股。不过随着2008年大熊市到来,该股一路下挫最低跌至不足15元,跌幅也达到了95%。可见,个股泡沫破裂后的杀伤力非同一般。
有意思的是,前面所说的2只历史高价股,一只代表了新兴行业一只代表了传统行业。但如果没有实质业绩支撑,高价股就是一场曲高和寡的游戏,结局如上述例子,且只有一个。
大猜想:高价股有麻烦了
在牛市中,我们投资者经常会问:高价股的涨幅与低价股的涨幅对比,哪个涨幅更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对此,证券时报网小编也曾多次对此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结论是:低价股。道理不难理解:所谓高价股,其实早已经走出底部区域,其作为风向标的意义更大,而低价股股价不高,是新股民最爱。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牛市结束,什么股跌最惨?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几组数据。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创业板整体涨幅超160%,目前指数站上3800点,整体市盈率达150倍,众多个股演绎了疯涨神话,472家创业板公司中,超200家实现年内涨幅翻倍。其中刚上市不久的暴风科技涨幅达到1747%、中文在线涨幅达到了1797%、博世科涨幅达到887%。
在高价股盛宴中,基金扮演的角色“功不可没”,诸多高价股甚至已被公募基金“控盘”。统计显示,创A股涨停记录的暴风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东的八席被基金包揽。此外,还有上海钢联、鼎捷软件、京天利等高价股,流通盘的52.81%、52.36%和43.97%被基金所把持。难怪有人感叹,百元股成了机构之间的游戏,散户要捡漏着实不容易。
有基金经理称,部分创业板高价股的超高估值难以得到长期业绩支撑,已透支未来5-10年的股价。该基金经理提到,1999年网络股泡沫时,纳斯达克指数曾经到过150倍市盈率,虽然纳斯达克指数随后跌了四分之三,但也没有警示激流勇进的A股股民冲进创业板去玩抢帽子游戏,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接着最后一棒。
专家提醒,基金联合坐庄或集中控盘,推高了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泡沫一旦破灭将引发断崖式下跌。这也是上述问题的答案。
结论:珍惜本钱远离高价股
实际上,沪指进入5000之后,高价股已经开始了调整。如广生堂由5月底最高的335元已跌至目前的218元,跌幅近35%;航新科技从200元跌至目前136元,跌幅也达32%。。。。。。
从一些蛛丝马迹也可看出,随着价格的不断高企,高价股炒作也逐渐冷却。例如从近几日的龙虎榜数据可以发现,个别高价股的主要买卖席位几乎均为机构席位。
5月以来基金明显偏爱大盘权重股
分析人士称,高价股调整,从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首先,高价股、次新股开始遭受大量资金流出,而最近市场上大蓝筹、大金融猛然崛起,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其次,更重要的是券商开始不断得将股票调出融资标的,预示着A股开始走向了牛市的尾声。
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细心观察市场的投资者一定是先关心两融的情况。因为本轮牛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融资客撑起的,他们一旦爆仓,谁也跑不掉。而从6月份开始,陆续有券商持续得向外公布将股票调出融资标的。
股市投资,熊市被套看起来很正常,但牛市被套可能大多数原因在于股民盲目追高,或是选股不当。股价一般在最为疯狂时,风险也最高,尤其是靠炒新、讲故事堆起来的高价股,一旦失去动力,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就会被套,而后要想解套很难。所以,在目前大盘方向未定的情况下,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最好远离高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