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闫晶滢
全面注册制时代即将开启,券商投行业务有望迎来战略性新机遇。
近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的修改和变化陆续落地,市场对于全面注册制年内落地已有充分预期。
投行人士指出,全面注册制改革将释放更多投行业务机会,为券商投行IPO业务带来增量。同时,全面注册制实行将加速投行业务向头部券商集中,主板项目储备充足券商更将受益,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头部券商有望率先享受改革红利
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将迎来深刻变革。对于以券商为首的中介机构来说,全面注册制首先将带来投行业务增量,对服务质量要求显著提升。注册制下,主板IPO审核速度有望提升,投行承销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这将直接带来券商投行收入的增长。
国泰君安投行相关人士介绍,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券商投行业务迎来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全面注册制改革将释放更多上市企业股票再融资、债务融资、并购重组、退市安排等投行业务机会,为券商投行IPO业务带来增量。与此同时,全面注册制也对券商的产业服务、综合金融服务、估值定价、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行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
平安证券非银团队数据显示,以创业板为例,2020年8月正式试点至当年末,创业板IPO承销规模同比增474%,2021年、2022年也分别保持65%、22%的高增速。承销规模扩张驱动投行收入持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投行净收入430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60.2%,彰显注册制改革下的投行业务成长性。
从当前保荐数量来看,Wind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居主板市场排队企业保荐数量前三位,此外,民生证券、国金证券、安信证券等特色化券商也具备一定项目储备优势。
长期以来,国内投行格局以“三中一华”等头部券商作为第一梯队,海通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等大型券商排名亦居于行业前列,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全面注册制下,头部券商有望率先享受改革红利。
中信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全面注册制有助于夯实直接融资体系制度基石,提升投融资效率,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新股市场将平稳过渡,预计年度融资额约5500亿元~6000亿元。全面注册制实行将加速投行业务向头部券商集中,主板项目储备充足券商受益,看好具备综合竞争力的龙头券商。
进一步压实压严“看门人”职责
在全面注册制落地后,IPO发行定价市场化要求投行具备更高水平的估值定价与销售能力,投行业务专业性和风控、合规水平也需跟上。
证监会指出,将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各环节监管力度,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发行监管与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华泰证券金融团队认为,从制度建设看,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推动建立健全覆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各环节全流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细化落实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信息披露法定义务,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国泰君安投行称,全面注册制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参与各方的责任。作为重要参与主体,投行需要强化合规风控底线思维,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及时掌握监管动态,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