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全面注册制时代更加验证炒股不如买基金炒股好还是买基金好

2月17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这场足足准备了10年的改革,在经过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增量+存量”改革,2021年北交所成立并同步试点注册制后,正式向全市场铺开。A股亦告别了执行31年的审批、核准制,迈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而围绕全面注册制下,加速扩容的选股难度、迥然不同的打新价值、分化加大的交投策略,它们会更加验证“炒股不如买基金”吗?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区别于过去核准制时代下,一家企业若想上市,必须达到上市标准,还得经过证监会资料审核、价值判断等重重流程;注册制下,企业达到上市标准后,只需要把资料提交给证券交易所,并且申请注册,主管机关形式审查中若无异议,申请即自动生效,可以向社会公开进行招股。至于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力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实质等条件,不再作为发行审核要求,监管也不作出价值判断。真正将企业价值判断的选择权交给市场,且责任分散到各个市场主体。

对于投资者而言机会更多,但专业性也同步升级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注册制的推行有助于增加投资选择和机会,但同时优胜劣汰更为严酷的市场环境下,也更加考验投资者的耐心和成熟度。

首先,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个股分化加剧、波动幅度加大,这对投资者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以及时间精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打新”躺赢成为历史,“炒差炒新”也难再常胜,投资者需要注意转换思维。

数据显示,2019-2022年区间若直接投资A股,那么有56%的选股概率收益将低于25%,但有74%的选基概率收益率可达到“25%”以上。而全面注册制的落地,这将加剧个股投资收益的分化程度,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加注重公司长期基本面的研究,提升投资专业性,同时借道公募基金参与股票投资,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也或是不错的选择。

拥抱新时代,公募基金“专业价值”有望进一步突显

而公募基金的专业价值,有望在全面注册制进一步凸显。相比于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在全产业链的深度跟踪、上市公司的长期调研、和投资价值的专业把握上,积累了深厚的投研“内功”。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基金公司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高达12.85万次,刷新了历年调研之最,也超越了所有主流机构。

在全面注册制这个更考验投研能力的时代,公募基金有望凭借团队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作战方式,更快速地在扩容股票池中遴选优质标的,将研究成果高效转化为投资业绩,承担更多的居民资产配置功能。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OGP影像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三次元影像仪

影像仪测量

上一篇: 【推荐】全面注册制改革系列解读之二公司法31条
下一篇: 【推荐】全面注册制来了公募抱团投资势头会否减缓上市开放式基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