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阔步前行谱新篇陕西圣禹基金

“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

阔步前行谱新篇———乡村振兴的仙居实践

作者:张肖斌 张光剑 图片:王华斌

才下杨梅林,又入荷花园。

尽管时值大暑,白塔镇东鲍村400多亩的神仙居莲荷文化园依然是游客络绎不绝。陶艺馆、农家乐……蓝天白云之下,这个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生机勃勃。

行走在仙乡大地,像东鲍村一样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随处可见。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四个强省”“六个浙江”“富民强省十大行动”战略部署,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要求,拉长长板,补足短板,全面夯实绿色发展的乡村基础,为全县铺就了一条越走越宽的全域乡村振兴之路。

美丽田园引客来

———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文化”三产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

三月赏油菜花、桃花,五月赏牡丹,六月品仙居杨梅……近年来,我县不断深化农旅融合,打造“四季花海”,有效带动乡村旅游,也带火了民宿经济。

眼下,我县共有亿元以上高端民宿项目6个,农家乐(民宿)经营户412户,床位数6902张,去年经营户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2018年被列为省农家乐重点县。

7月21日,在仙居台创园里的绿色农产品体验馆,一群来自上海的游客正忙着选购仙居土特产。

该体验馆是一个从线上APP到线下精选体验空间。仙居台创园联合县农业局和上下科技网络公司,共同打造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仙居初品”。体验馆集结了仙居20个乡镇(街道)的四大主导产业五大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秉承“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的宗旨,为消费者带来绿色、知名、特色、优价的仙居生态精品,打造仙居旅游的最后一站。绿色农产品体验馆总经理郑汉武告诉记者,目前,该馆每天线上线下的销售额达5万多元。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成立了乡村创客基地,吸引了包括中国乡村复兴基地、中国少年国学院等4个国字号品牌在内的17个创客项目入驻,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县全面实施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二二三”提升工程,即5年内建成杨梅、仙居鸡两条10亿元,油料、华统养殖两条5亿元,中药材、绿色稻米、特色干鲜果三条1亿元产业链。杨梅产业链是仙居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加工技术均居全国首位,今年产量达9万吨,产值达6.7亿元,全县梅农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仙居鸡产业链正在壮大,全县共有龙头企业三家,规模养殖户51家,去年饲养量490万羽,产值达1.6亿元。同时,我县还大力培育仙居猪产业链,已开工建设投资8.1亿元,集生猪生态养殖、肉制品精深加工、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华统农业综合体项目。

美院智慧提品位

———打造“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人才引育”三位一体乡村振兴学院

4月21日,我县携手中国美院成立仙居乡村振兴学院,并在白塔镇高迁村举行启动仪式。县委书记林虹向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颁发聘书,聘任其为乡村振兴学院院长。

从2010年开始,王澍带领团队,在浙江全省的传统村落做调研,试图挖掘具有“浙江味道”的宜居村庄样本,将其保护并传承下去。“通过走访,我惊喜地发现仙居还现存众多完好的传统古村落,十分值得探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正是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举措。”王澍说,今后,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研究与教学重点将向浙江省乡村建设方面转移。

据了解,仙居与中国美院结缘已久,仙居乡村学院的成立并不是偶然。2008年,美院就派农村指导员与仙居开展结对帮扶;2015年,美院与仙居全面开展战略合作。

依托美院团队,我县制定乡村振兴的美学导则,在更高层次上规划仙居的乡村振兴。在中国美院的帮助下,我县已成功打造了淡竹尚仁、下叶,白塔上横街、圳口等环神仙居美丽乡村精品线和众多精品村。曾经的养牛木屋,经过改造成了典雅的咖啡屋;废弃的碾米厂,摇身变成了飘满墨香的书吧……在充满创意的规划设计下,许多村庄建筑实现了有机更新,不仅保留了乡村韵味,还导入了新的业态,拥有了新的功能。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乡村振兴学院已先后举办村社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示范班、乡村文化振兴研讨班等8期研讨培训班,有力地提升了基层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水平。

美丽生态醉村居

———打造“粉墙黛瓦+绿树红花+小桥流水人家”的绿色村居

来到白塔镇上横街村,只见村道洁净、树绿花香,民居古朴幽雅,门前流水潺潺。怡人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就是打好生态牌。”县委书记林虹说,依托生态资源这一最大优势,仙居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凸显仙居新农村的宜居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的绿色生活。

近年来,我县全面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治水为突破口,开展绿色村居创建,形成“污水要纳管、活水要穿村、人畜要分离、见缝要插绿、一户多宅要拆除、门前屋后要清理、文化要挖掘、产业要发展”等“八要”绿色乡村创建模式,打造宜居宜游乡村。2014年,仙居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人畜分离改革,以村为单位发展公寓式养殖模式,建成生态养殖小区347个,农村环境提升明显。

建立美丽经济投资公司,挖掘农村“沉睡”资产,尤其对一些自然条件优越的空心村,由美丽经济投资公司率先收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最大利用。实施“三绿清单”治理模式。探索推出以“绿色公约、绿色货币、绿色资产”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治理方案,通过党员示范带头、群众深度参与等方式,增强了全民守山护水的主人翁精神,被人民网评为2017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与此同时,我县科学编制《仙居县“人间仙居·美丽乡村”县域总体规划》,按照“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总体建设风貌要求,不仅见缝插绿美化村庄,还开展了外墙立面粉刷、浙派特色民居改造,创建一批“休闲养生乡村”“创意农业乡村”“山水田园乡村”“千年古韵乡村”“现代宜居乡村”等地方特色的村庄,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目前,仙居拥有的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达12个,并一跃成为“最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首个在全国实现城乡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覆盖的县级城市。

美丽乡愁共坚守

———打造“诗意仙居+万年仙居+慈孝仙居”的特色人文

大山深处,广度乡里岙村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每天都能幸福地在村里的“6199”公益食堂里免费就餐。

这种以“财政补一点,村民贴一点,基金筹一点,志愿者帮一点”方式建设的“6199”公益食堂,已在仙居开出了80余家,同时还有270多家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破解农村养老困局和留守儿童关爱难题。其中的基金,是指“慈孝基金”。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仙居已有100多个村自发设立了慈孝基金,总规模已达到6000多万元。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仙居始终坚持“文化为魂”,将区域文化特色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繁荣农村文化,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

朱溪镇大洪村以盛产大洪石闻名全县。该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了“民间艺术展示厅”、慈孝文化墙、文化广场,设立了道德讲堂。“玉石展厅开放后,能唤起老一辈的记忆,并让下一辈的人了解大洪的玉石文化,使文化得到传承。”村民李玉英说,每逢重阳节、春节等传统重大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既丰富村民生活,又和谐邻里关系。如今,我县已建设了周敦颐后裔故居、朱熹遣子上学的桐江书院等10个慈孝文化基地,以及一批慈孝主题公园、慈孝文化街、慈孝文化墙、慈孝文化长廊。

“仙居有100多个历史文化古村落,是台州地区古村落最多的一个县(市、区)。”县农办负责人介绍,依托仙居古镇、古村、古寺、古书院等历史文化景观,我县对一些乡土特色明显、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村庄,积极开展古祠、古树、古桥、古道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利用,保留村庄浓厚的乡愁记忆,让村民在回味乡音乡情的过程中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1个,3个古村落被列为省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2个古村落被列为保护利用一般村。白塔镇高迁村、田市镇李宅村成为台州市仅有两个入选的首批全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我县深入挖掘提炼仙居地域文化精神,加强“人间仙居”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文化地标。同时,加快推进下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万年浙江文化寻根地。我县先后获评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慈孝仙居创建荣获浙江省公共管理十佳创新奖。今年以来,我县还大力打造“最温暖志愿之城”,全县共有志愿者组织300多个,注册登记志愿者20多万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先进典型。

美丽力量添动力

———打造“工商资本+乡贤队伍+群众基础”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走进位于仙居台创园的耕旺蝴蝶兰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大棚内,近万盆蝴蝶兰长势良好。公司总经理吴宗哲介绍,这几年,来自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鲜花订单激增。

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9年11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是浙江省3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2010年3月,我县专门建立台创园管委会,全面负责台创园的创建工作。

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农业平台,我县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高端民宿等产业,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引进项目32个,生态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其中海亮有机蔬菜更是成为2016年G20杭州峰会特供蔬菜。

80后的小伙杨勇是土生土长的仙居人。在外工作了12年的他,前年回到了仙居,开了一家民宿。“看到自己家乡这么美的山水,加上现在政府对旅游业很重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杨勇透露,去年旺季的时候,餐厅一个月的营业额能做到几十万元,今年则翻了一番左右。

近年来,仙居依托美名远扬的绿水青山和景区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更多的知识青年、乡贤回乡,积极发展高端、精品、特色民宿,满足多元群体的生活需求,让人游在神仙居、玩在神仙居、住在神仙居。

在相关部门推动下,许多在外经商的仙居人纷纷回家,办起了民宿,开起了农家乐。仅淡竹乡就有30余位乡贤回乡投资民宿。下齐村乡贤齐建伟,是上海巨中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淡竹乡乡贤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今年齐建伟准备在石盟垟村投资打造云溪小镇项目。该项目计划一期投资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135亩,项目开发属于特色高端民宿产业,集吃、住、娱等为一体的小镇综合体,计划9月份前开工建设。

一个大项目的落地,催生裂变越来越多的大项目进来,圣禹山庄、九里田园、瓦蓝野奢民宿等一批上亿级别的民宿先后入驻淡竹。

目前,淡竹乡共有农家乐(民宿)近180家,拥有4000多个床位,日可接待游客5000多人。有千万级别以上民宿6家,亿元级别民宿项目在建5家,年到访游客近20万人。淡竹记忆、仙山舍、和宿·山麦、坐看云起、碧山半舍等一批民宿成为淡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我县在每个乡镇都建立了乡贤联谊会,重点村建立乡贤联谊分会,鼓励、引导广大乡贤积极服务家乡发展。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乡贤回归项目80多个,乡贤帮助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100多起,筹集乡贤基金1700多万元,300多名在外乡贤返乡当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选好“土典型”,开展各个层级的竞赛,创出“两投”(即投工投劳)、“两捐”(即捐款捐物)、“两认”(即认领认养)的新办法,让群众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作者:张肖斌 张光剑 图片:王华斌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多少钱

ogp影像仪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上一篇: 【推荐】八佰点映后华谊股价却跌了但已为兄弟俩赚10亿华谊股票最新资讯
下一篇: 【推荐】八卦战法是指哪八卦一什么是八卦资讯股票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