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忙了这么些天,终于可以停下来写点什么了。
还好在这里交了新的朋友,leave out comfort zone,逐渐排解了孤独感。感想颇丰,和各位分享下。
感觉很多中国人活在自己的枷锁里,什么should do或者什么shouldn't do。譬如,我在这里碰到有带着两个娃读书的大叔;重读本科换一个专业的美国女生;拿到UBC的硕士学位重修另外一个学位的韩国美女;30+工作十来年读博的中东男人;课堂上大可看到年纪比教授还大的学生……但是,对于国内这个情况起码不多见,每当和他们聊起,说我是工作五年后出来读书的,老外觉得并不稀奇;然而,在国内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朋友对此很惊讶,而且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付出很大的决心。所以,长者可能更是出于利益角度,读完书后到底能不能回本?将学位和金钱划上了等号,很多时候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尤其是英澳的童鞋压力最大)
课堂以及教育系统这里的上课很自由,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教授,教授也会很乐意第一时间解决。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来评分,还有各种report,assignment以及team work,甚至要读很多paper,并且会注重academic integrity,对于plagiarism零容忍。这里的生存模式和国内大学相反,相当于“我的世界”,你可以选很大范围的课,不喜欢在deadline之前drop掉就好了,你一个学期可以选一门,也可以2门甚至三门……每个人都不一样,可谓开局一条狗,装备自己打。国内的大学更多是统一化,集中式培养,这里就是放养式了。
留学费用
好了,终于来到大家最关心的,费用主要由三大块组成吧,学费,生活费,租房。以下货币皆为加币,现在汇率大概1 CAD = 5.3 RMB。
学费
对于加拿大而言,不同学校差异很大,总体来说除了多大,其他的学校都便宜的很多。
以CS为例,我当时拿到了Ottawa/Windsor/Lakehead/Bishop以及现在这个学校的offer。主要是在渥太华大学和这个大学之前纠结。
虽然Lakehead也是做机器学习的研究型硕士,并且导师给了cover 70%学费的奖学金,但是毕竟学校也不行而且地理位置相当于in the middle of nowhere,不仅就业以及视野,还有生活也不方便,毕竟还是大城市和华人多的地方比较好。另外它的总学费也是4.5W CAD,不算便宜。
对于Ottawa而言,今年学费比去年一个学期涨了2000多,总学费算了下起码也要4.4w,而且是现在学费来算,不排除继续涨学费的可能,由于这个也是course-based的硕士,我也毫不犹豫的pass了。
最后就来到了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Montreal。这个学校的总续费大概是2.8w CAD,相当于人民币15w左右,并且下个学期有机会能拿一些financial support,经济上已经很划算了。刚交完这个学期的学费,一共只要交4个学期的学费就好了,超过四个学费以后就不用交学费了。
生活费
一千种人有一千种活法,如果是不经常外出吃饭的话,我觉得一天10刀的饭钱已经足够超市买菜,吃香喝辣了。
10刀足够做一天的菜,2刀多买4 or 5个鸡翅,3刀买一块猪肉,4刀买个一个牛排。
为啥都是吃肉啊,因为这边肉便宜青菜贵啊!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是300 刀左右。
又或者找朋友一起拼桌吃饭,就可以吃special的大龙虾啦
再放几张图(别问我图为啥反了。。。因为我懒。。。我手残。。。):
租房
租房的费用,在这个第二大城市来说并不是特别贵。由于学校在最市中心,基本上市中心租房,离学校200米左右的公寓楼,和别人合租的话700多左右,远点就是600左右了。
但是这里租房不用交物业管理费,水费暖气费一般都是包了,比在广州租同等位置差不多条件的公寓要便宜多了。
总结
算下来租房和饮食,还有日用电话费网费等等,基本上1500肯定够了,其实省点的话就是1300也可以做到。
1300 * 12 * 2 = 31200 CAD 约等于 17 w RMB
再加上学费 28000 CAD = 15 w RMB,大概就是32 w RMB,可以过的比较滋润的了。
如果中途找点实习,或者是研究型的硕士20来w就能搞掂。
这个费用,对于一个CS的程序员靠自己去读书并不是难事,只是有时对于小县城的朋友来说,觉得留学是一件很遥远昂贵的事,又或许你把学历与金钱划上直接等号。
对于一个普通得再也普通不过,雅思刚开始只有6的F君,在太平洋彼岸,晚上12点敲下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对自己曾经努力的最好答卷。
现在,又是一个新的征程。
世界那么大,我不曾后悔疯狂过。
谢谢支持鼓励过我的人。
Wishing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endeav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