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了解到不管哪种社会形式,都会选择使用货币,具体用哪种商品来做货币并不重要,问题是用哪种商品合适呢。
16世纪英国铸币局局长格雷欣发现了“劣币驱逐良币定律”。那就是,一个社会一旦使用了某种商品作为货币,这种商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质量较好的商品就会被人们保存下来,而质量较差的商品就会在社会中流通。就好比人们通常会优先使用钱包中比较旧的钱。像这样质量好的货币被质量差的货币驱逐出流通市场,就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我们通常认为不好的取代了好的是不合理的,是有害的。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货币之所以有用,就在于人们相信他有用,只要人们相信他有用就行了,没必要非得使用高质量的商品来做货币,更没必要金银等贵金属来做流通货币。所以劣币驱逐良币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劣币就是最有效的货币,因为既可以起到货币的作用又节省了铸币成本。这个规律发展到今天,我们都不使用真正有价值的商品来做货币了,我们开始使用纸币,这种几乎不消耗任何资源的货币。银行可以将旧币、残缺币免费兑换成新币,解决了纸币使用中最后一点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子。
从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出发,现在的纸币仍有被取代的可能,因为就算是纸币也是有铸币成本的。实际上2019年新出的一元硬币就比之前的一元缩水不少。而一元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接近它的面值。
那么未来的货币的趋势在哪里?手机支付、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等。就是在未来没有实物货币了。
喜欢我的朋友,点赞、评论、收藏,多谢支持。
下一期:商业银行无限创造货币,银行的运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