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早已开始对外供应储能电池,并参与打造了众多早期的储能项目。
蜂巢能源就是动力与储能双轮驱动的代表。蜂巢能源已在全球规划总产能284GWh,其中15%用于储能。预计四条短刀储能电芯产线将于明年投产,总产能将达17GWh以上,未来以保障蜂巢全球储能客户需求。
6月9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宝华认为,动力电池电芯与储能电池电芯有50%的重合度,从动力电池生产跨到储能电池生产并不是难事。在李宝华看来,BMS、PCS厂家才是电芯厂家的最大竞争对手。
但也有企业持不同观点、不同的市场布局策略。
浙江超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红任认为,产能的切换不能简单等同于产能共享。动力电池属于移动电源范畴,储能电池属于固定能源范畴,不论是从需求还是从产品层面属性都是不同的,具体分为应用场景的不同、循环寿命不同、体积不同、成本结构不同。
从应用场景来说,动力电池受条件限制能量密度要更高、充电速度要更快、放电电流要更大,但是对于储能锂电池,对能量密度没有直接要求,功率密度则根据应用场景来改变。林红任提到,在有些需要同时承担调频调峰的应用场景中,会同时使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从寿命角度看,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一般要求3500次以上,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要求1000-2000次。从体积角度看,大型储能系统体积快达到动力电池体积的一万倍。从成本结构来看,储能电池成本占比大约60%,动力电池电芯成本占比高达80%。
但与此同时,也有新的专业从事储能电池企业在近几年迅速成长起来,海辰储能就是其中的黑马。据了解,到2025年,海辰储能厦门、重庆基地全面完成建设,总年产能将达到135GWh。
声明:整理自中冶有色技术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援引:https://www.china-mcc.com/news_show-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