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数据动图 梁庆
11月16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十三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报告,公布了“十三五”时期我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第一时间读报告,全新视角做解读,速来跟着四川在线记者看看四川如何“秀肌肉”。
读实力
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2018年超过4万亿,用3年时间迈上一个万亿台阶,2019年经济总量46615.8亿元,在全国的排位保持第6位。
四川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5年的4.4%提高到2019年的4.7%,提高了0.3个百分点。2016—2019年,四川GDP年均增速为7.8%,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省人均GDP超过4万元,2018年超过5万元,
2019年达55774元,在全国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上升到第18位。
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从2015年相当于全国的73.9%提高到2019年的78.7%,提高了4.8个百分点。2016—2019年,四川人均GDP年均增长7.2%,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61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4807.2亿元,
年均增长3.5%。工业经济运行平稳,2019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3365.7亿元,年均增长7.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服务业较快发展,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两万亿,2019年达24443.3亿元,年均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稳步扩大。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2016—201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消费动力持续增强,201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万亿元,达21343亿元,年均增长11.4%,增速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全域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980.5亿美元,年均增长17.7%,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
读产业
“10+3”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全省粮食产量3498.5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103.9万吨;油料产量367.4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27.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39.1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650.7万吨;水果1136.7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224.6万吨;茶叶产量32.5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7.9万吨;水产品产量157.7万吨,比2015年增加了21.7万吨。2019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95.4万公顷,比2015年增加了21.9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4682.3万千瓦,是2015年的1.1倍。
“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培育。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现代产业加快向万亿级迈进,2019年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超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2.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首个突破万亿产值的产业。
“4+6”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2019年以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等为代表的规模以上现代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互联网相关服务、会展及相关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读格局
“主干”引领作用明显。
2019年成都市经济总量达17012.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36.5%,
比2015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对全省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多支”发展活力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占全省经济比重、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60%;川南经济区加快一体化发展,经济增速居五区首位;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势头良好;攀西经济区转型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市州经济追赶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千亿以上市州个数从2015年的10个增加到
2019年的15个,
其中,除成都是“万亿”级之外,绵阳、德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6个市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7个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2019年7市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省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