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海关积极拓展进口新货源,继1月25日助力常熟宏智仓储码头首次进口3600吨液体硫磺后,又于日前为该码头靠泊的第二批3600吨液体硫磺开展船即到即检疫服务,检疫完成后以货物直提入罐的方式助力企业完成通关。
这批液体硫磺的货主——常熟欣福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静介绍,这批产自日本的硫磺自名古屋港装货起运,之前在常熟口岸首次进口后,由于下游需求增加,企业再次进口该货种,预计后续液体硫磺的年进口量将增至2万吨。
为方便货物运输,硫磺一般会被加热至液体形态,温度约130摄氏度,其通关过程需按照危险化学品进行处置。常熟海关接到首批该货种的报关信息后,组织多位专家对该货种进行研究,与进口企业提前对接,为其提供电话申报咨询、线上通关指导、政策解读等“一站式”通关服务,特别是结合了属地纳税人管理,通过做好税收担保、落实RCEP原产地对日享惠政策等工作,为企业节约两批税款共计11.1万元。而针对液体硫磺易燃、有毒等特性,常熟海关建立了危险货物监管台账,在核对《进口危险化学品企业符合性声明》、危化品安全数据单等材料后,通过设置好的“直提入罐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货物经硫磺泵自运输船直送入储罐,保障了危化品运输和存储安全。
原先,国际航行船舶经登临检疫、查验货物、缴纳税款通关等多个步骤后,方可卸货输入储罐。在此期间,货船要一直在码头停泊等待,会造成较长的船舶滞港时间,码头公司周转揽货的效率也很低。为提升营商环境、提高码头运转效率,常熟海关推进通关流程再造、检疫流程优化,通过船即到即检疫、检疫完成后货物直提入罐,实现了疫情防控、通航效率与装卸效率的高效匹配。常熟海关建立了船舶来源地疫情分析机制和船舶预审机制,通过对近三年船舶航线数据分析,实时评估重点国家疫情变化情况。在船舶抵港前,海关结合入境船舶到港前申报的各类动态信息,风险分析小组提前预判船舶风险等级,制定“一船一策”检疫计划。在船舶抵港后,海关按照相关规定优先安排专班人员登临检疫,无论工作日、周末或夜间来船,均第一时间完成检疫流程,并在仓储查验、运输物流等方面安排工作人员提供“无延迟服务”,进口货物通关速度平均缩短35小时。运用直提入罐方式,常熟宏智仓储码头的船舶周转效率直接翻倍,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政策红利。
接下来,常熟海关一方面将持续开展“一站式”通关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海关”网络系统,让“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腿”,帮助相关企业充分享受RCEP等政策优惠,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为常熟口岸创造良好经商环境;另一方面将严格落实风险布控查验,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场所巡查,运用远程视频24小时监控,加强日常危化品码头安全生产监管和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国家口岸安全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