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外保内贷降低融资风险银行内保外贷费率多少

#记者傅烨珉#

内地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求,希望从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怎奈成立时间不久,经营刚刚起步,未达到传统信贷标准,因此接连碰壁。最终,某国有商业银行在得悉其香港母公司有大额外币存款后,决定使用“外保内贷”业务解决该企业难题,即由内地公司的香港母公司在该行香港分行开立融资性保函,该行收到保函并审核通过后,马上为内地公司发放贷款,满足了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需求。

无独有偶,内地某日资企业是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存量客户,去年存量贷款到期后,其日本母公司提出,能否通过低风险信贷业务为该企业融资。为此,该国有商业银行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与本行东京分行联系合作,最终由后者开立保函,为内地日资企业成功办理了300万元的“外保内贷”低风险贷款,进一步密切了银企合作关系。

在上述两则事例中,出现同一个关键词“外保内贷”,相关企业都是靠它走出了融资困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项业务?助力境内企业融资所谓“外保内贷”是指银行根据境外代理行开立的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向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融资,即以外资企业提供的有效和可接受的担保为前提,以银行境外代理行信用为中介,以备用信用证或保函为载体,帮助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授信上的支持和便利。

据了解,早在2013年11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发布通知,决定在广东、浙江、福建和深圳开展小额外保内贷业务试点,在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担保(保证、抵押、质押等)的条件下,境内企业从境内金融机构取得一定金额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额度,以帮助企业扩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因境内担保不足而无法获得融资的难题,尤其有外资和外贸背景的中资企业,可由其境外关联方提供担保,从而获取相应授信。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基于境内融资成本高于境外,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少国内企业主要还是通过“内保外贷”或“直贷”等业务来降低融资成本,并获取一定的跨境套利收益。而近段时期,因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加大,且人民币贷款利率不断下调,外保内贷业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关注。一些企业由于在境内缺乏抵质押物,难以在境内银行获得授信额度,但在境外拥有抵质押物资源,因此希望通过将外币资金、土地房产等抵质押给境外银行(或者境外母公司实力强大,可申请信用贷款),由境外银行出具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用于境内企业实现境内融资,并在汇差利差的情况下获取一定的套利收益。

注意三大要点

虽然在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下,外保内贷能较为便捷地帮助企业获得低风险融资,满足资金需求,但必须提醒的是,企业申请使用该业务时,需注意三大要点。

首先是申请条件,一般来说,身为借款人的境内企业应当资信状况良好,具有充足的反担保能力;具有银行核定的授信额度或出具全额保证金;符合融资类保函申请人的基本条件;愿意为借款人融资向银行提供无条件且不可撤消的反担保;符合国家关于境内机构涉外担保的有关规定;已在外汇局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借款人不得为亏损企业;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

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该行针对外保内贷业务明确规定,适用对象为“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有申请外保内贷业务资质的独立法人机构,同时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经营作风良好、有按期偿还贷款能力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该行接受以本行为受益人的境外银行开立的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的担保,并给予申请人一定金额的人民币或外币的流动资金贷款。

其次是使用规则,一方面,虽然可以不需要额外的担保措施,但外保内贷业务的期限应与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的担保期限相匹配,且仅限于申请人经营范围内正常的生产经营开支或对外支付;另一方面,贷款的使用可按合同的约定分一次或多次进行,但原则上不得展期。

此外,要特别提醒那些“菜鸟”企业,切莫将外保内贷与内保外贷相混淆。这两项业务字面相近,实则相异。所谓内保外贷,是指境内银行应申请人要求,为境内外企业向海外金融机构融资或取得授信额度出具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保证境内外企业履行贷款本息偿还义务的融资业务。可见,不同于内保外贷的境内担保境外贷款,外保内贷则是境外担保境内贷款。对此,企业还须加以区分,按需入座。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公司

测量仪器上海

上一篇: 【推荐】复牌公告中银监批准民行01988HK向华富国际00952HK注资50亿民行股权基金
下一篇: 【推荐】外资动向伊利股份04月03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19亿元伊利股票04年每股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