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舶订单中国独占8成称霸全球-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2013年造船完工量

据英国造船与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获得的造船订单大幅超过韩国。今年6月全球船舶的预订量为95艘,CGT为276万。其中,中国获得71艘(220万CGT)船舶的订单,占全球80%,位列第一;韩国获得10艘(38万CGT)船舶的订单,占全球14%,保留了第二的位置,但与第一差距拉大。CGT又称修正总吨是在船舶总吨基础上考虑船舶复杂程度后计算出的船舶度量单位。

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全球累计订单量为678艘,CGT为1781万,中国和韩国接单量分别为428艘,CGT为1043万和114艘CGT为516万,按照CGT算占比为59%和29%。

要知道,韩国能有发达国家的头衔,那是仰仗本国的三大经济支柱——半导体、汽车、造船业。可见造船业对韩国来说的重要性,按照韩国自己的媒体《全球经济新闻》的说法,韩国造船业与中国造船业手握新订单方面拉开的差距正越来越大。今年5月份中韩获得新订单比例为7:3,而6月份则变成8:1,韩国造船业在如何争取新订单方面正亮起红灯。

目前,韩国造船业都是政府在补助,如果中国造船业按照上半年的发展趋势,留给韩国的时间也不多了。韩国造船人力空白扩大,技术优势不再,可谓危机四伏。韩国造船海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约20万的造船厂人力到2022年11月锐减至9.5万多人。

韩国造船业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利润不高,也是事实。韩国在此之前在造船业称“王”,依靠的就是低成本。可现实更残酷,中国的技术一旦进入正轨,凭借人力、资金,很容易抢占市场。毕竟中国关键材料自主研发,供应不受约束,从生产,加工,再到成品,较之需要进口部分材料的韩国,造价成本的优势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倘若韩国和中国打起价格战,韩国根本捞不到好处。

二十多年前,我们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少得可怜,到了2010年,中国反超韩国成为造船第一大国。通过学习和自主攻关,加上庞大而又低廉的劳动力优势,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造船交付量快速攀升。2000年,我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仅5%,仅10年后,这一数字就跃升到40%,正式登顶。

2010-2022年,中韩“争霸”正式拉开序幕,期间双方交替领先。而2021年和2022年,中国在海运爆发期快速抢占市场,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领先地位。2022年中国船厂接单数量为776艘,合计2059万CGT,订单艘数和CGT占比分别为50.55%和48.99%;而韩国仅为18.11%和37.09%。

将产业观察的时间线拉长,不难发现,中国造船业的全球领先优势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首艘国产航母出坞下水,到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在上海交付,再到法国达飞集团近日向我国订购16艘大型集装箱船,合同总金额超过21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金额纪录 ……随着一艘艘“中国造”巨轮扬帆远航,我国船舶制造的国际地位持续提升。

全球手持订单30强船厂榜单中,中国共有18家船厂上榜,另外还有5家韩国船厂、2家日本船厂、3家欧洲船厂、1家菲律宾船厂和1家越南船厂。中国船企的整体繁荣已经十分明显。

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4.9%,江苏4家、辽宁2家、上海2家、山东1家、广东1家。前五名(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山东)造船完工量合计占比高达91.1%。江苏省造船完工量为325艘174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1%,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8%,占全国份额的46.0%。

从完工船舶产品类型来看,散货船占据着半壁江山(54.6%),其次是油船(21.4%)、集装箱船(15.6%)。值得注意的是,抓住全球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市场需求走高机遇,我国承接LNG运输船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按照如今的局势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市场上供大于求,韩国的这一大经济支柱就开始显得无力,另一方面,汽车又受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冲击,日子同样不好过。最后的支撑就剩下了造船业,偏偏这时候生意订单开始大减,对国内的经济无疑又是一重打击。

我的创作少不了各位观众老爷的支持,希望大家积极关注、点赞、转发。

OGP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上一篇: 全球航天将迎来“登月年”,多种深空探测器让国际航天界充满期待-沈阳航天新星有限公司
下一篇: 全球芯片LOF(501225)今日上市,一键布局国内外芯片股-国际资讯股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