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一日三餐的
刚需属性
,历久弥新的
味觉记忆
,当地饮食习惯的
独特壁垒
,……
这些都造就了调味品行业不但是A股,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都是极具
长牛价值
的投资标的。
我国调味品更是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种类十分丰富。
按成分,分为单一与复合调味品。按地方特色,可分为川式、广式、港式、西式等等。按工艺,可分为酿造、腌制、鲜菜、干货、水产等等。按味觉,可分为酸、甜、苦、辣、咸、香、麻等等。
本文
收录全球30家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
,主要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和港台等地企业。
下面我们从全球视角看看这些公司的市场估值和业绩情况,以及A股哪些股票值得关注!
第一章:全球上市公司整体概况
(1)美国上市公司以卡夫亨氏、味好美为代表,市值位居前列。
卡夫亨氏
已经是全球综合食品界龙头了,调味品只是它业务版图一块而已,主要产品有番茄酱等各式调味品及酱料。
味好美
是香辛料龙头,并且主做调味品。产品非常丰富,主要细分品类都有覆盖,例如:香辛料、复合调味料、番茄沙司、果酱等等。
(2)日本在调味品市场历史悠久,富有东方饮食特色。
味之素
在全球名头响当当,不仅是味精的开创者,还是世界最大的氨基酸供应商之一。同时因为特殊的机缘,味之素在半导体领域也有一席之地。
龟甲万
几百年历史,已是一家集酱油、饮料、医疗等产品于一身的多元化龙头。他家的酱油很早进入全球市场,份额不低,是高端酱油的知名品牌。
(3)中国调味品市场需求非常大,上市公司也比较多,一超多强,后文会有逐一介绍。其中海天味业估值较高,行业市值第一。
(4)港台地区上市的几家公司都一般般,不值一提。像李锦记这些知名的调味品龙头没有上市。
第二章: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1、竞争格局
我国调味品行业相对分散,仍以地方性品牌和作坊制企业居多,市场集中度有提升趋势。
集中度较低的原因
,主要有:
(1)调味品种类丰富,大多数企业专业从事某一类或几类调味品的生产,兼顾多类产品的难度较大
(2)各地区口味习惯有差异,不仅同一调味品在不同地区的需求存在区别,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广泛需求的调味品类较少。
(3)各地区的调味品产业进程不一,各品类的发展成熟度不一,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一。
2、产品格局
酱油、醋、蚝油是传统大品类,目前仍在成长阶段,消费场景丰富,功能类别进一步细分,高端化升级趋势显著。
味精的同质化较高,以及健康等原因,已进入衰退期。鸡精、食盐的市场渗透率高,已是成熟阶段,且有被酱油替代的可能。
复合调味品起步晚,处在导入阶段,但发展非常迅速。
(1)
酱油
:调味品第一品类,不单是我国,日本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也是。品类逐渐趋于成熟,处于
成长期尾声
。功能细化和高端化,是酱油发展趋势。
我国酱油格局是一超多强,市场集中度跟日本有大差距,日本龟甲万一家份额超过40%,我们海天才20%不到。
集中度提升
是头部企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第一梯队是全国化品牌:海天。第二梯队是泛全国化品牌:李锦记、厨邦。第三梯队是区域品牌:千禾、加加。第四梯队是当地品牌:山东巧媳妇,广东致美斋。
(2)
食醋
:传统调味品第二大品类,市场成熟度高。发展
区域特点显著
,品牌集中度较低。同样具有功能细分趋势,例如饺子醋、蟹醋、凉拌醋等等。
第一梯队是地方强势品牌:恒顺醋业、水塔醋业、四大名醋。第二梯队是其他调味品公司布局的醋业:海天、中炬高新。第三梯队的小规模作坊。
我国传统四大名醋,分别为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 它们口感特点和主要销售区域均有所不同。
(3)
耗油
:处于成长期,市场渗透率偏低,20%左右,还在稳步提升。市场集中度很高,
双寡头
,海天占40%多,李锦记占30%多。
蚝油主要是增加菜品的鲜味和口感,在广东区域使用较多,目前正从南方向全国范围渗透,
颇具投资价值
。
(3)
复合调味品
:处于导入期,高速增长中。典型的
长尾赛道
,细分品类众多,家庭消费者心中很难形成固定认知,估计就记住了个火锅底料吧。
餐饮企业乐于使用复合调味品
替代单一调味品,一是可以减少厨师数量,或替换成专业性较弱的服务人员。二是更为标准化的烹饪流程,减少厨房面积,节约租金成本。三是提升烹饪效率。
3、未来趋势
(1)
产品功能细化
。人的口味一定是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刁的。比如酱油,就细分出了寿司酱油、海鲜酱油、蒸鱼豉油、薄盐酱油和铁强化酱油等等。
(2)
复合调味兴起
。复合调味料具有特色化、便捷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等优点,能大幅提升烹饪效率,不但迎合家庭用户懒人经济的需求,也深受餐饮客户的青睐。
(3)
追求品质健康
。中产阶级崛起,百姓消费升级,对调味品的品质和健康的要求显著提升,调味品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
4、渠道特点
(1)
餐饮客户
:餐饮是我国调味品
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不但市场份额高,而且消费粘性强。
厨师一般有固定的佐料习惯,为了保证菜品质量,通常选定调味品后,不会轻易更换,具有较高的品类和品牌忠诚度。
(2)
家庭消费
:营销广告不能少,
品牌认知有巨大影响力
。家庭消费更看重品质和健康。
不同家庭对调味品的需求不同,而且受到意见领袖和营销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适当加大SKU数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第三章:全球市场的估值风向
调味品市场,国外龙头成长性这么差,市盈率大多都有30倍以上。我国部分龙头企业,市盈率更是高达50倍。
行业估值这么景气,
主要原因是:
(1)调味品市场强者恒强,盈利面不错。经济不景气时,业绩确定性依然高。
(2)调味品行业空间大,大多品类都在成长期,同时市场集中度提升有利头部企业。
(3)调味品行业商业模式俱佳。门槛不高,但风味壁垒高;餐饮渠道具有先发优势,家庭客户消费粘性又高,既得利益者易守难攻。
第四章:行业的基本面状况
(1)拉长时间周期看,我国头部调味品企业的营收都能保持
相当稳健的增长趋势
,增速高低问题而已。
(2)头部企业,或者成熟品类市场的业绩增速趋缓。营收增速一般不超过10%,但受益于规模效应,利润增速往往更高。
(3)后继潜力企业,或者成长期品类市场的业绩增速要高不少。营收增速一般能超过10%,但利润增速表现不一。
(4)调味品行业毛利率一般30%多,净利率10%以上,大多集中在15%左右。行业
有强者恒强效应
,头部龙头的盈利面更佳!
第五章:A股值得关注的个股
调味品行业的
龙头质地相当不错
,这将是选股的主要方向!
一是品牌力足,品类横向扩展机会大,增长无忧。以大单品托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群。
二是规模效应、强者恒强,盈利能力凸出。
三是渠道先发优势壁垒,易守难攻。
此类龙头代表性企业主要有:
海天味业、涪陵榨菜
。
附:各家公司基本面概览
(1)
海天味业603288
:管理层控股,前十股东持有84%,集中度高。高管年龄梯次有序,激励到位。
上市快十年,未有新融资
。
产品结构:酱油占54%,耗油占17%,调味酱占10%,其他占18%。市场覆盖全国各区,比较均衡。
2022年营收增2%,利润降7%。2023年Q1营收降3%,利润降6%。
业绩相当稳健
。毛利率36%,净利率24%,盈利能力强。负债率17%,流动性极高。
股息率1%(未分配利润占市值7%),派息率53%,不算抠门了。市盈率49倍,比较高。
(2)
涪陵榨菜002507
:实控人是
重庆市国资
,前十持股50%,不高。高管薪资较低,股改后有股权。
产品结构,榨菜占85%,泡菜占9%,萝卜占3%。市场覆盖全国,各地区占比分布有序。
2022年营收增1%,利润增21%。2023年Q1营收增10%,利润增22%。毛利率53%,净利率35%。
负债率8%
,资产流动性很高。
股息率1.6%(未分配利润占市值17%),派息率只有36%,有较大提升空间。市盈率23倍。
声明:以上内容仅适用本人,不作为他人投资依据!不荐股,请勿跟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2